【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心血管與人體健康相關,然而心血管疾病常來得突然,且恢復不易,若能提早掌握心血管健康情形,並定期檢查,突發性心血管疾病就不易發生。醫師指出,一般健檢較偏重癌症篩檢,或偏重心臟本身健康,但血管健康是許多疾病源頭,建議四十歲後的高危險群,針對心臟、血管,定期做詳細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袁明琦指出,現在健檢常偏重癌症篩檢,在心血管部分則偏重心電圖等心臟部分,然而頸動脈阻塞、動脈瘤常常突發;女性動、靜脈回流不佳、糖尿病足等血管問題,也需平日監測、關心。若這些問題可提早半年至一年發現,可把握黃金治療期。
他說,若動脈瘤在五公分以下,約二至三年須觀察一次,五公分以上則須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動脈瘤若在四至六公分內都還可觀察,若六公分以上就建議切除。
袁明琦建議,四十歲以上者,若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者,建議每三年進行一次新血管檢查;若已是需吃藥降血脂、降血壓者,則應一至二年檢查一次。而四十歲以下者,若稍微跑步、爬樓梯喘氣嚴重,或有心悸,也可做預防性篩檢。但應選擇有心臟血管專科醫師負責、解說的單位進行健檢較佳。
他指出,心肌梗塞、高血壓、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占十大死因排名五席,可見心血管疾病確實是國人健康殺手。昨天由袁明琦主導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血管健檢中心開幕,他希望幫助民眾,為大家心臟血管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