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館子裡常吃到一道小菜,但要入了秋冬才會上桌,那就是〈火靠〉菜,也有寫成「烤菜」,看起來黑黑暗沉的顏色、頗不起眼,也有人不愛它軟軟爛爛的口感,但是愛吃上海家常菜的朋友,都會想念這道小菜,因為它鹹香甘甜,當冷菜吃,有時在舌根還有一股微苦的回韻,不愛的人總是不太懂。
〈火靠〉菜用的也是冬季才登場的芥菜心,上回我用芥菜心做了衝菜,也勾起許多人的記憶,今天我來做←菜,芥菜心在我心中,和苦瓜以及黃豆芽一樣,拿來紅燒當小菜吃,真是得到了上天最美的垂憐。
芥菜心洗過,不要切,若菜心很大,葉子太多可以剝下再一起燒。
起油鍋,燒熱約3湯匙油,將菜心整支放入翻炒約一分鐘。加入醬油、米酒、糖和一杯半的水約(500cc),轉成中小火,慢慢燒至收汁即可。
一開始菜心很硬,翻炒不容易,但燒到一半會逐漸軟化,要記住不時翻動,才可以把味道燒到平均入味。此外,若水很快收乾,要把火轉小或再加些水。
這道菜剛燒起來,還有些棕綠色,一放涼,就成了深褐色,我的照片是剛起鍋時拍的,油亮帶綠色。
這天我用的是維真老師送我的丸莊醬油,用來紅燒真不是蓋的。燒了半天,一上桌沒多久就吃光了,所以下回得多燒點,比較划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