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駱駝 機器人準備好了

吳佳珍 |2008.08.30
547觀看次
字級

圖/法新社
北京奧運剛結束,比起象徵歐陸貴族階級的馬術項目,位處中東國家的人們更關注的活動則非「賽駱駝」莫屬了。日前,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和埃及的參賽者,在約旦西南部瓦地倫山谷參加當地年度的賽事,各個無不卯足了勁,力拚第一。

賽駱駝是阿拉伯遊牧民族最喜愛的競技體育項目之一,目前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海灣國家,仍保留賽駱駝的習俗,不僅有國內賽,還有地區性和國際性大賽,比賽設立高額獎金,冠軍一般可獲得黃金、豪華汽車或高額現金。

由於賽駱駝比的是速度,因此騎師的身材須盡量瘦小輕盈,才可使駱駝跑得更快,以往多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蘇丹、葉門等較貧窮落後的南亞或阿拉伯國家,雇來年齡僅8至12歲的小男孩擔任騎師。

然而,因為有這類交易的存在,有些小男孩甚至被人口販子從窮人家廉價買來,再高價賣給雇主。雇主負責食宿,但通常不給吃好的,甚至不讓他們吃飽,以防體重增加。此外,小男孩還得接受嚴格訓練,比賽時才有機會為雇主贏得大獎。

由於這些小騎師常在激烈比賽中發生慘劇,諸如從駝背上被顛落而摔傷,或是被後方駱駝撞踏致死,近年來不少國際組織和人權保護組織一直抨擊海灣國家,雇用未成年人參加賽駱駝這項高危險運動,並指責這種做法導致貧窮國家的兒童偷渡和販賣事件增加。

有鑑於此,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卡達相繼研發「機器人騎師」以取代這些小男孩進行賽駱駝。

訓練師在賽道外一輛緩駛的卡車上透過遠端遙感設備,控制賽前被安裝在駝峰上的機器人,由機器人根據指令揮動鞭子或傳達命令,保證駱駝以良好的狀態按比賽預定路線前進。

卡達和阿聯進行的這種嘗試,受到國際人權組織的表揚,希望能盡快推廣到其他中東國家,既可維護當地傳統文化,又能保障兒童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權益。或許不久之後當我們看到「機器駱駝」的出現,也不會覺得太吃驚吧!

瑞士機器人生產公司K-Team,2004年接獲卡達政府的委託,央求設計「機器人騎師」,以挽救賽駱駝這項傳統習俗與國家名聲。

為了讓駱駝保持最佳速度,騎師重量不能逾27公斤,該公司最後製造出一部重約26.7公斤的機器人(上圖左)。訓練師可利用遙控系統下達命令,如往後拉緊韁繩、放慢步伐、向左右轉等,機器人甚至能揮鞭,或拉繩喝令駱駝緊急停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