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顯示:4成1患者聽信民間偏方 導致氣喘一再發作 延誤治療時機
【本報台北訊】二十三歲的楊姓女大學生,罹患「壓力焦慮型」氣喘,只要壓力一來,就會引發氣喘,她嘗試各種偏方,還聽說連續吃了七隻貓頭鷹所燉煮的湯,就可以治癒氣喘。男友深夜到山邊樹林獵捉貓頭鷹回來敖湯,她鼓起勇氣連續喝了七碗,但氣喘還是繼續發作。
據健保局資料統計,全台約有一百八十萬人罹患氣喘,儘管一直都有新的氣喘治療藥物研發上市,但臨床顯示,只有兩成八的氣喘患者正接受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國內甚至有四成一患者聽信民間偏方,導致氣喘一再發作。醫師提醒,氣喘患者定要接受治療,找出過敏原,不要聽信坊間偏方,延誤治療時機。
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謝文斌指出,氣喘的誘發因素很多,包含塵←、蟑螂、動物毛屑、黴菌等過敏原,而空氣污染、氣溫急速變化、特定藥物,以及劇烈情緒反應,都可能造成氣喘發作。
謝文斌說,如果平時氣喘控制不好,一旦承受壓力或焦慮,氣喘就更容易發作,不少學生、上班族就是因此來就醫。坊間有許多治療氣喘的偏方,例如金桔煎蛋、豬腸包蔥根、或是猴膠、鹿茸,這些還可以從中藥學理上來解釋,但貓頭鷹湯卻是毫無邏輯可言,噁心又恐怖。
謝文斌強調,氣喘藥物已經研發出雙效合併的吸入劑,平時可以控制引起氣喘的氣管發炎反應狀態,一旦受到過敏原或是工作壓力、焦慮而誘發氣喘時,還能迅速緩解病控制病情,只需三至五分鐘,就能迅速改善肺功能,讓患者舒適。
謝文斌指出,氣喘藥物的類固醇含量相當少,民眾不用擔心副作用問題,只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即能擺脫氣喘發作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