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小品】 換手機電池

文/徐夢陽  |2025.11.25
54觀看次
字級

文/徐夢陽

現代科技產品的設計,總是帶有一種殘酷的周期性。手機電池一旦走完它被賦予的生命,無論你先前如何珍惜呵護,它的電力便會像流沙一般迅速逝去。充不滿、撐不久,這是所有品牌都無法逃避的宿命,也是一道殘酷的選擇題。

站在科技的十字路口,擺在我們面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花費高昂代價,擁抱一部簇新的、萬元起跳的未來;另一條,則是尋找一線生機,讓老夥伴能夠繼續服役。

對許多人而言,換掉舊機似乎是更順理成章的選擇。畢竟,我們習慣了用金錢換取新的習慣,用替換來維持生活的流暢。然而,我和妻子卻有了默契:我們都對手裡這部與我們共度數年時光的手機,心存依戀。它承載了太多熟悉的指紋、熟悉的震動頻率,以及那些習慣了的 App 位置。

我們的手機,當時已是奄奄一息。離開充電線,電量便像雪崩般墜落;即使充上一夜,也只剩三分之二的電力在苟延殘喘。我們決定,不讓它輕易地被時代淘汰。

於是,我們來到街角那間拯救電子產品的「急診室」。

支付了那隻手機原價不到十分之一的價格,我們換來了一個漫長的等待,約莫一小時。當那部熟悉的舊手機被交回手中,它像經歷了一場深沉的睡眠後甦醒,電力飽滿,動作如初。

在那一刻,我感到的不是節省金錢的滿足,而是一種對舊物重獲新生的欣慰。它被延長了壽命,逃脫了被丟棄的命運,也讓我們避免了對資源的無謂浪費。

或許,我們並不只是在為手機換一顆電池。我們是想向生活證明:並非所有疲憊的老靈魂,都必須被拋棄。給予舊物一次重生的機會,不僅是對它們的珍惜,也是對我們與時間共同走過歲月的深情回顧。我們需要的,從來不是不斷替換的「新」,而是那分在歲月裡沉澱下來的,習慣的溫暖與安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