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淑欗
圖/李淑欗
文/李淑欗
上周三書法課,千秋結束日本的遊學,回來上課了。她帶來一些伴手禮。其中,有一條小方巾是送我的,花色清雅,非常美。若要拿它抹臉擦手,真是捨不得。動手改造。先手縫、再車縫,一試再試,總算有個樣子。
早年,成衣很少又貴。媽媽曾靠著幫別人做衣服,換得一點工資,以貼補家用。如遇件數多、事情忙時,常常要我幫著縫下擺或裝紐扣。有時,不免抗拒,因為我想看書啊!
有一次,爸爸就說話了:「女孩子,家事、女紅都要學。就算將來嫁給富人,有傭人使喚,種種家務,女主人自己也要懂。」當時覺得委屈。
老爺縫紉機是結婚時,媽媽送的嫁妝。跟著我們搬遷多次,解決許多難題。車縫兒孫校服名牌、彌縫家人衣褲破綻、為外孫女嘉嘉做一條蓬蓬裙、為孫子毅毅做一個可以背著的提袋。也曾用舊雨傘布車了一個中型的手提袋,送給同事徐老師,她出門總隨身帶著,覺得輕便好用。
比較浩大的工程是:車縫客廳沙發椅套和外子個展前,車縫書法作品袋。
老爺縫紉機經過多次維修,數十年來,仍在崗位上服役。每每在踩踏、車縫時,想起媽媽的細心指導、想起爸爸的嚴正訓誨,不由得慶幸、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