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死自在、瀟灑去來的心法祕笈:「六千萬」(五)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2025.11.16
26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及早準備」的深層意涵:不只是求善終,還要求往生

在上周的文中我談到,有關個人的「往生後援會」及「往生互助會」,大家需要「及早」準備與成立,而且強調要從「現在」就開始準備。我以古代士子要金榜題名須要「十年寒窗」,俠客要行俠仗義須要「十年磨一劍」為例,來說明為何要「及早準備」。其實,我所強調的「及早準備」,不只是為了「求善終」,還要更進一步「求往生」,因此「及早準備」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涵,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談的。

聽到我這麼說,一定有不少人會問:「『善終』和『往生』不是一樣嗎?有什麼不同?我感覺好像一樣啊!」的確!多數人會有這樣的誤解與錯覺,其實不足為奇,我在此為大家釐清與解惑。

眾所周知,社會大眾都避諱談到「死亡」,甚至於跟「死亡」相關的語詞及數字都盡量避談與避用。到了一九九○年代之後,台灣的殯葬業界開始力圖現代化而且努力轉型,為了扭轉企業形象以及提升服務品質,就借用佛教的「往生」一詞作為「死亡」的「婉辭(euphemism)」,既能委婉地表達「死亡」之意,又能避諱「死亡」的禁忌,於是隨著大眾傳播媒體而廣為流傳開來,不過其中隱含了相當大的曲解與誤解。

我曾經在本專欄寫過十三篇系列文章〈「往生」的現代理解與釋疑〉(二○一三年九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八日),後來收錄於《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一書中(頁二七九至三一七),詳細解說「往生」的意涵與其具體實踐,讀者若欲深入了解,請自行參閱,以下我再做一些補充。

絕大多數人都將「善終」等同於「往生」,其實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善終」是指結束這一期生命的與理想謝幕,而「往生」是指邁向下一期生命的旅程開始。如果以現實世界的求學歷程來做比喻,前者有如從學校風光瀟灑地畢業,後者就像是如願出國留學深造;再補充一點,就算畢業典禮辦得如何隆重盛大,也不能保證畢業以後的出路,那是兩碼子事;這樣講,大家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了。

簡言之,「善終」是前一期生命圓滿結束,「往生」是下一期生命如願展開,兩者密切相關相連,雖然如此,但在義理及事相上,並不是同一件事,千萬不能混淆,以免在準備上有所缺失。

多數人都誤將「善終」等同於「往生」,只想到「結束」而沒有想到「下一個開始」,因此只是著眼於「善終」,而忽略了「往生」,所以在準備上就有所偏失。因為生命是連續的,也是一期接著一期永續的,所以「善終」與「往生」是密切相關與相連,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在「準備」上,將「這一期生命」的「善終」緊密地連結到「下一期生命」的「往生」。換言之,我們要將「善終」與「往生」做一個突破性的連結,就是將「這一期生命」的「善終」無縫接軌到「下一期生命」的「往生」。

這是一種在思想上的突破性覺悟,也是我們能夠生死自在、如願「善終」與「往生」的根本信念;但是如果只有你一個人覺悟了,而你周遭的家人都渾然不覺,那麼你未來的「善終」與「往生」絕對得不到保證與保障。只有當你的家人都跟你一樣覺悟了箇中的深層義理,對於「生死自在、瀟灑去來」具備了堅實的信念,而且大家都形成共識,你個人以及家人未來的「善終」與「往生」,才能夠得到實質的保證與保障。因為這涉及到幫助家人在思想上能夠突破以及在心理上能夠轉變,這是非常困難的任務,所以要愈早準備愈好。

「生死自在.瀟灑去來」的兩大前提:「思想建設」與「心理建設」

那麼,我們要準備「什麼」呢?又要「如何」準備呢?當我們面對生死大事的時候,如果希望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在地因應,而且最後能夠安詳善終、如願往生、瀟灑去來的話,我們最迫切需要的,絕對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是自己和家人都要有全盤系統性的認知與理解,以及一整套的因應策略與具體實踐方案,再加上全家人與親朋好友的支持團隊、關懷模式、因應策略與相關的配套措施。

因此,基於以上理解,我們要能夠真正坦然面對以及因應生死大事,需要具備兩大前提:一、思想建設,二、心理建設,前者讓我們能夠如實明了生命與死亡的實相,化解對於生命與死亡的誤解、迷思、疑慮與無謂的恐懼;後者讓我們能夠具體做到所作皆辦、預知時至、正念現前、心無罣礙、安詳善終與如願往生。(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