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真
他,是國一生,看到我總是微笑。平常在校園裡照面,我也微笑以對。但,我是他的國文老師,看到他的學習表現,我實在笑不出來:小考成績,零分、五分、十分,國文抄寫作業常常虎頭蛇尾,出十題,只寫一題,或者亂寫一通。
我放下情緒,找他談談:「你的國文學習怎麼了?」他的招牌微笑又來了。他說不知道。我問他:「你想不想學?」他微笑點頭。
「老師覺得你是可以讀書的,你覺得老師要怎麼幫你?」他微笑說不知道。「那老師想說,你每天來找我念一篇《國語日報》的文章,如何?」他微笑說:「好!」
他履行約定來辦公室讀文章,但是我發現他的聲調非常不行,好多次,我用肢體動作比畫:輕聲把手放頭上,二聲右手舉斜高,三聲手彎曲,四聲右手斜放。我比得熱情爆汗,他也很盡力配合,但總是無法通透。面對著努力與成效無法成正比,我勉勵自己正向看待事情。我告訴他:「老師沒有放棄你,你也不要放棄自己,好嗎?」他點頭,就這樣我們對彼此微笑。我也安慰自己,至少,他的作業投機次數少很多了。
一次機緣下,我報了教師在職進修班──台文第二專長班,利用周休假日的一日及暑假,到大學校園上課。台語對我而言,聽與說沒問題,但讀與寫有困難,因為年過半百,要從頭開始學習羅馬拼音,跟著老師的步伐走,母音、子音的認識及書寫我可以,但總在八聲九調的漩渦裡浮沉。
好幾次小考,大部分同學都八、九十分,我和隔壁的同學則三、四十分。我們總是在聲調中迷失,找不到出路。隔壁同學打趣說:「我們兩個都要去參加補救教學。」我笑了!此時的我,真正體會到在學校被我補救國文的那個微笑同學,那種坐困愁城的處境,不是不想學,就是過不了,有道是:「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台文班老師勉勵大家,每天固定時間讓自己沉浸在台文世界,日積月累,慢慢會進步的,就這樣,我聽話照做。我每天微笑讀著台文及羅馬拼音,不再去糾結聲調的對與錯,為了怕倒胃口,我的策略是羅馬拼音只練聽寫五個,十分鐘,然後就追台劇,讓心情愉悅。檢定考前加強一些馬力,然後平常心看待,沒想到拿到檢定成績單出乎意料的高分過關了。
第二天,我又把微笑同學叫來補救教學了,然後告訴他我學台文的挫折,他又只是微笑著。我希望他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持之以恆的力量可以讓他橫越關山的。而我,是那個可以在他旁邊提燈陪伴的人,路還是得靠自己走的,一時找不到學習出口,又何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