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完成亞洲首例「移除整顆心臟、以雙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取代心室功能」手術,成功讓一名末期心衰竭患者在無心跳、無血壓、無心電圖波形下,仍能存活並逐步康復,為心臟移植前的高階循環輔助治療,開創新里程碑。
患者為46歲男性,因擴張型心肌病變導致嚴重心衰竭,自去年8月起多次心臟驟停,曾接受冠動脈繞道、主動脈氣球幫浦及V-A ECMO支持,甚至暫時性左心室輔助器,但仍反覆發生嚴重心律不整,無法進行電燒治療,病況一度走到生死邊緣。
在國內尚無全人工心臟(TAH)可使用、且健保僅能終身給付單套心室輔助器的限制下,台大醫療團隊採用國際最新的替代策略:直接摘除患者左右心室,並同時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分別維持肺循環與全身循環,達到「功能性全人工心臟」效果。手術於9月28日完成,患者目前已能進食、下床與行走,生命跡象穩定。
此手術主刀醫師、台大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表示,「如果等不到心臟移植,就只能看著生命流逝。透過雙心室輔助器,我們讓他再次有『等待心臟移植的資格』,是要替他爭取時間。」
他進一步指出,單側輔助器常造成右心衰竭,雙輔助器同時取代左右心室運作,可提供更穩定血流,但手術複雜、照護挑戰極高,「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無中風,能自主活動,這是團隊跨科合作的成果。」
台大高階循環輔助團隊已深耕重症心衰照護超過20年,整合心臟外科、心臟內科、重症、麻醉、護理與復健團隊,曾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台大副院長婁培人表示,這項成功象徵台灣在人工心臟與心衰治療技術已與世界先進國家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