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擦亮台灣科技島品牌

 |2025.11.04
210觀看次
字級

桃竹竹苗四縣市長於十月上旬會商,籲請行政院落實大矽谷計畫溝通平台。政院似意興闌珊,沒召集會議,沒具體行動;縣市長們憂心既定政策會不知所終。

大矽谷計畫可是賴清德任副總統時,在競選總統期間提出的政見。

去年三月,蔡英文政府的行政院長陳建仁如響斯應,公布大矽谷四大策略:深耕前瞻技術驅動產業創新、強化科技新創發展、延攬與培育人才、優化園區建設。

桃竹苗大矽谷方案寫得高大上,擬升級生成式AI、5G技術,開創生醫、低軌衛星、電動車等新產業。

可是賴清德總統已上任,策略、計畫也公開一年半了;縣市政府問國發會編了多少預算?行動綱領在哪?所得答案竟是地方應與各權責部會自行協商。

桃園市長張善政說台商面臨銷美關稅壓力,大矽谷停擺,台灣會失去機會。苗栗縣長鍾東錦說行政院應重視賴總統的政見,苗栗已規畫多處產業用地,就待合作推案。

新竹縣長楊文科說政府與其幫助美國打造類科學園區,還不如明確規畫台灣的科技產業。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說大矽谷計畫能留住關鍵人才,發展高端技術,台灣才會有競爭力。

地方首長在猜:如果不是賴總統的桃竹苗大矽谷計畫打假球,就是行政院在忙一些奇怪的事情,把真正該做的事放在一邊,令他們非常遺憾。

政府高官說得多做得少本不稀奇,尤其選舉期間,候選人常在弱勢選區濫開政治支票。桃竹竹苗本非民進黨鐵桿地盤,賴清德用美國矽谷這塊大招牌爭取支持度,是情理之中。

只是大選開票結果,民進黨的總統和立委得票數,輸給兩大在野黨的總和;所以巷議早不看好大矽谷案,嘲諷式結論:「回去種田罷,別想變更地目了。」

撇開選舉因素,政客向美國加州矽谷取經的計畫,與台灣產業現實和強項都難契合;註定是東施效顰、錯位冠名。

美國矽谷產業模式是B2C(企業面對消費者),是創造消費者的新需求。譬如智慧手機,不只有通訊功能,還能閱讀、搜尋資訊、建立朋友圈聯繫網。

這種創新消費,貴在基礎科學的發想、實驗,一如電晶體進階成半導體;但矽谷並不生產手機,晶片、鏡頭、機殼、插線、接頭全委由亞洲國家製造。

台灣強項是製造技術的精進和創新,是B2B(企業面對企業)的供銷關係。矽谷做的是上游研發加下游終端市場,靠品牌賺錢;台灣做的是中游製造和零組件供應,把矽谷創新產品實體化,賺的是打工錢。

美國有科研、稅制、資本市場優勢,還有軍事科技驅動需求的動力,成就了矽谷土壤。今世中國大陸和日本在創新消費領域也有進境,但台灣受限於市場規模,與人才高度集中在資通訊技術的研發,靠品牌征戰國際能成功的例子還不多。

一九九○年代新竹科學園區初具成效,中央和地方政府曾動議以科學城、科技島、矽島為目標,建構國家品牌。如今台灣西部平地縣市多闢建科學園區,由點到面,已擁有高端製造技術的戰略條件。

桃竹竹苗四縣市得風氣之先,有理工大學培育人才,有工研院輔佐產業;如能聯結北中南科學園區,構建科技廊帶,創新製造技術誰與爭鋒的願景,既能奠定全球科技體系的地位,也能擦亮台灣科技島的品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