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志心向道

文/星雲大師 |2025.10.25
117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安令首比丘尼,俗姓徐,晉代後趙山東沂水人。父親徐忡是兵部侍郎。他幼年時就聰敏好學,個性恬淡,儀態端麗,言談不俗,唯修習佛法來陶冶心性,不願意聽從父命出嫁。

父親勸他:「人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怎能有離世修行的想法?」

安令首說:「我一心想要修道,去惡向善,不在意外界的批評。女人只要能廉潔自足,為何就要有三從四德才合乎禮節呢?」

父親說:「難道你就想一輩子獨善自身,而不顧念雙親的感受嗎?」

安令首回答:「出家修道,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更何況父母更是我要報恩濟度的人呢。」

徐忡無法勸女兒改變心意,便向佛圖澄大師求教。佛圖澄告訴他:「你回家沐浴齋戒,三日之後再來。」三日後,佛圖澄以胭脂磨麻油塗抹在徐忡的右手掌,請徐忡細看。徐忡告訴佛圖澄,他看到有僧人在說法,形貌與自己的女兒十分相似。

佛圖澄說:「修道弘法是他前世的願力,如果你能尊重他的志願,不但未來可以倚靠他脫離生死苦海,今生也將獲得榮華富貴。」徐忡回家之後,便答應了女兒出家的要求。

安令首出家後,隨佛圖澄大師與淨檢尼受具足戒,並建造建賢寺。他每日博覽佛經,思深識遠,修行有得,獲得眾人的羨慕欽仰,隨他出家的有二百多人。此外,他另建造了五座寺院,安置有心修行的人。

石虎因敬重安令首,特別擢升他的父親徐忡為黃門侍郎、清河太守,應驗了佛圖澄的話。



釋初參曰:古來女子多為世情禮教所束縛,而安令首比丘尼,只願修行,不願婚嫁,不羨慕世俗的欲樂,不為世間的毀譽所動搖,一心向道,博覽群籍,建寺弘化,得到國君的敬重,進而兼濟父母,以盡身為人子的大孝。一般大部分的女子,在情感上都是很執著,難於割捨,因此往往不得自由,這是值得吾輩深思與探討的課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