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即將圓滿,迎來的是佛光山開山六十周年。心裡常常在思考,我們何其幸運,在佛光山的盛世、一切具足的時候,來到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胼手胝足創建的這一片人間淨土。五大洲的人間證成,皆是人間的法界;懷著這樣的念想,總覺得草木叢林都在放光。
上周學生精進五日念佛,在日夜佛號的陪伴聲中,感覺到師生的用功,心裡特別安穩。
有同學歡喜讚歎:「主法和尚的觀想、唱誦與慈悲願力攝受人心,彷彿一場高水平的音樂饗宴。」也有同學提出疑情:「為什麼念頭一安靜下來,小時候的畫面就跑出來了?」「怎麼打掉我執?」還有人問:「怎麼大家念得都很法喜,我怎麼還沒有感覺?」五花八門的疑惑,通通在主法和尚的開解中釋然。
念佛貴在一心不亂,景象畫面任他來,情緒也隨他生滅,不執不取,安心繫念彌陀。於是我們享受著念佛時追頂的拼搏,也受用修持精進的靜默寂然。念佛的最後一個晚上,大家彷彿感受臨命終時的奮力。結果主法慧思法師笑著說:「您們不是念佛,您們是『叫佛』、『喊佛』!要有一點感情啊!」我問同學們的感受,他們答道:「院長,我們自己好感動耶!」果然是青年不識愁滋味,特有一種蠢動的熱情;也在彼此沙啞的嗓音中,聽見「初發心即成等正覺」的珍貴。
後來在周會中,大家分享修行心得,忽然感覺到般若在師生心中湧現。有學長特別提到在人間淨土中,同參道友、諸佛護持的珍貴;也有人喜歡在課程法義的複講中,看見彼此眼裡的光采。
我想起家師星雲大師談〈淨土新解〉時特別有趣。大師說在人間要先學習每日清旦供養諸佛,搭衣做早課;飯時安心過堂。受用七重行樹、鳥語法音宣流,也需要打掃亭台樓閣。日常念佛、念法、念僧,也有小組討論,尤其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以口舌是非到不了。因為唯有在人間生活習慣了,到了極樂世界才能適應,否則到了也會被阿彌陀佛退學。
好善巧的比喻,每一個當下的清淨,必然積累來世到安樂!
於是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中提到:「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能直下承擔,凡夫真如佛性與彌陀佛無二無別。而大師在〈我在人間佛教的體認〉中提到:「東方世界、西方世界等等,如能證悟般若緣起,就會了解那都是方便說法。我的自由解脫,佛力可以加持,但一切會自我解決。」感謝在人間淨土,有善知識護航,有人間佛教教法能如理思惟,若能任持到底,此方真是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