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古樹洩天機 氣候牽動政權更迭 編譯/潘楠慕 |2025.10.19 語音朗讀 1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樹木漫長生長期保留了氣候紀錄。圖/法新社、美聯社大陸一處乾旱的農田。圖/法新社、美聯社年輪是歷史的軌跡。圖/法新社、美聯社農作歉收牽動政局穩定。圖/法新社、美聯社青藏高原是大陸重要水源地。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中國大陸青藏高原上古老樹木隱藏的氣候軌跡,透露出歷史的動盪。科學家利用樹木年輪,追蹤將近3500年來的降雨模式,發現多次乾旱時期與大陸歷史上幾個王朝的興衰有關聯,為了解氣候牽動政權更迭,提供線索。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分析青藏高原的祁連圓柏(Qilian juniper)年輪同位素變化,推算自西元前1471年以來的降水情況。目前最早的精確氣候紀錄大約在200年前,不過,祁連圓柏壽命可達2500年,且對溼度敏感,樹木即使死亡後仍能長期保存,是重建長期氣候紀錄的理想材料。年輪中同位素變化可反應降雨差異,研究團隊得以據此建立回溯3500年的氣候紀錄。分析顯示,過去3500年中至少出現3個特別乾旱時期,均與大陸歷史上重大變局重疊。第一波乾旱發生在西元前110年到西元280年之間,正值漢朝末期與三國時代,當時人口估計由約6000萬人,驟減到3000萬,饑荒助長動亂,最終導致社會秩序崩解。第二波乾旱出現在西元330年到770年間,涵蓋建立在相當於今日青海的吐谷渾政權(Tuyuhun)的興衰,以及隋朝(西元589到617年)的短暫統一和唐朝的崛起。第三波乾旱在西元950年到1300年間,與宋朝的興起及逐漸衰落密切吻合。這份研究也突顯出近期面臨的氣候挑戰:記錄史上10個最乾旱年份中,8個出現在1930年到2010年間。最近數十年科學家和歷史學家,愈加重視探索氣候變遷與政治和社會動盪的關聯性。歷史上類似例子如17世紀小冰河期,美洲、歐洲和亞洲多地爆發重大戰爭和動亂,包括中國明朝。根據北京大學1998年的研究,明朝在1644年滅亡,就與北方長期乾旱有關,明末華北降雨量銳減4成,導致農作歉收、饑荒蔓延,最終引發農民起義,加速王朝覆亡。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文明。根據劍橋大學與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中美洲馬雅文明在西元8世紀後半葉,也因長達百年的乾旱,導致城市人口驟減9成,最終走向崩潰。這份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 tions)期刊發表的研究,首次完整呈現出橫跨3500年的青藏高原降雨變化,為探究區域氣候歷史和動態,提供新線索,同時在氣候模型、考古和歷史研究上,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青藏高原是中國及南亞廣泛地區的重要水源地,其氣候波動直接影響廣大人口的生存。在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氣加劇之際,這些歷史事件為氣候可能觸發的政治與社會連鎖效應,提供前車之鑑。 前一篇文章 我好看嗎? AI取代魔鏡給答案 下一篇文章 NOVA1基因突變 讓人類會說話 熱門新聞 01【詩】 寫在秋分之前2025.10.1402昆士蘭青年成長營 個個都是馴龍高手2025.10.130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善因妙果2025.10.1304足球場成教室 貧童踢出希望2025.10.1305六龜祕湯溫泉季 開跑2025.10.1306人間佛教青年論壇 研討共生與共榮2025.10.1307白鷺江邊小憩2025.10.1308建築的恐懼與療癒 新北美術館展出 2025.10.1309【父母親的話】 民國初年的戀愛故事2025.10.1310【玉子手札】擱淺藍鯨 重生獨白2025.10.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推算化石足跡 恐龍不是飛毛腿NOVA1基因突變 讓人類會說話我好看嗎? AI取代魔鏡給答案社群網路頻繁互動 當心微出軌湖光山色好放空 放羊度假風靡芬蘭兀鷲加AI 烏干達偵測盜獵利器 作者其他文章推算化石足跡 恐龍不是飛毛腿NOVA1基因突變 讓人類會說話我好看嗎? AI取代魔鏡給答案社群網路頻繁互動 當心微出軌湖光山色好放空 放羊度假風靡芬蘭兀鷲加AI 烏干達偵測盜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