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路頻繁互動 當心微出軌

編譯/潘楠慕  |2025.10.12
27觀看次
字級
透過網路互動已成現代人的日常。圖/法新社、美聯社
社群網路時代增加「微出軌」機會。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從按讚、傳私訊,到愈來愈頻繁去查看對方的發文動態,這類在社群媒體上的互動,看似無傷大雅,但是小心,可能「微出軌」(microcheating)正在悄悄醞釀。 

「微出軌」一詞由澳洲心理學家席林(Melanie Schilling)帶動使用,泛指未達身體上的親密接觸,或明確的感情關係,卻難以向你身邊伴侶坦白的行為。過去傳統的人際互動中已有類似情形,但是到了社群網路時代,這種現象變得愈加頻繁,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悄悄私訊,挑戰朋友關係邊界,一點一滴累積出微出軌。

美國德州心理治療師施羅德(William Schroeder)觀察,遠距與在家工作使得數位互動倍增,「人們擁有更多數位關係,為微出軌創造了更多空間」。加州柏克萊心理學家梅德卡夫(Abby Medcalf)指出,近年她遇到的案例,多與簡訊與社群私訊有關,而且「這是很容易滑入更深處的斜坡」。 

微出軌是否嚴重,見仁見智。梅德卡夫強調,「一段感情關係裡,沒有唯一正解,重點是共識」,即便未具體討論過哪種行為絕對是禁區,只要該行為侵蝕了原本感情關係的能量,「問題就來了」。

至於應該如何處理另一半可能的微出軌? 施羅德認為,每一份關係都有彼此言明或者心照不宣的界線,然而,如今的時代,灰色地帶比以往更大,他建議,若察覺對方開始更常盯著手機、變得遮遮掩掩,最好盡早溝通,但是應該避免貿然指控,而是以表達關切與不安,來開啟對話。

施羅德表示,微出軌往往是因為一時追尋新鮮火花,不盡然代表一段感情的終點,「危機也可能是修復關係的起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