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鷲加AI 烏干達偵測盜獵利器

編譯/潘楠慕 |2025.10.05
327觀看次
字級
兀鷲尋腐特性成為抓盜獵幫手。圖/美聯社
烏干達野生動物有兀鷲守護。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說到防範盜獵,很難聯想到猛禽鷲類,不過,在烏干達,兀鷲卻成為守護自然的重要幫手。研究人員利用這種鳥類的尋腐特長和飛翔優勢,搭配人工智慧(AI)技術和追蹤器,及時偵測盜獵行為。

在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Murchison Falls)國家公園,身上裝有追蹤器的非洲白背兀鷲(African white-backed),在廣大園區上空盤旋,是巡守員揪出盜獵的「空中之眼」。這項計畫由德國萊布尼茲動物園暨野生動物研究所(Leibniz-IZW)開發,利用AI分析兀鷲飛行路線、不同飛行行為,判斷是否出現盜獵跡象。

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因盜獵猖獗,大象數量從1973年的1萬2000多隻,銳減到2005年僅存約500隻;非洲水牛在同時期也從3萬隻驟降到1萬1000隻,1973年該區域還有1萬2000隻河馬,到2023年只剩約1300隻。烏干達保育基金會(UCF)創辦人克溫(Michael Douglas Keigwin)說:「這是產業規模的盜獵。」

在防範盜獵的多種措施中,兀鷲尋腐的天然搜尋能力,與AI演算法結合,成為打擊盜獵利器。2023年一次案例中,一隻兀鷲身上追蹤器顯示,牠在一處地點停留了超過一天,巡守員前往現場,找到大約40具尚未有獵物受困的盜獵陷阱,將之及時拆除。

不過,也不是所有鷲類都適合,曾有另一種鷲類在測試時,飛到查德去。研究員梅爾茨海默(Jörg Melzheimer)說,非洲白背兀鷲比較適合,因為「牠們相當懶散,只會在這個園區內徘徊」。研究團隊正測試在兀鷲身上安裝微型攝影機,希望接下來能以前所未有的第一手視角,遠端掌握狀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