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說好故事】亡羊補牢 上

文/陳韋哲 |2025.10.15
47觀看次
字級
圖/茶茶

文/陳韋哲

戰國時代的大思想家孟子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個人每天都會偷鄰居家的一隻雞,而當別人規勸他說這是不對的行為時,他竟然回答:「請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我先從每天偷一隻雞,改成一個月偷一隻雞,等到明年,我想我就可以改掉這個壞習慣了。」

孟子這個寓言故事,聽起來就很荒謬。如果一件本來就不對、不合法的事,怎麼還可以容許他一直做下去呢?就像一個學生被抓到作弊了,還辯解說我以後只偷看一點點就好,這怎麼可以呢?偷竊、貪汙等犯法的行徑,就只有「有做」跟「沒做」兩種可能性,沒有所謂的偷一點點、貪汙一點點的模糊地帶。這就像我們對一個人的信任感一樣,就只有「信任」跟「不信任」兩種,只要還有一點點的懷疑,其實就可以歸類到「不信任」了,根本沒有中間的模糊地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發現了錯誤,就應該要立即停止,任何拖延或藉口,都只會讓我們愈陷愈深,無法自拔。

同樣在戰國時代,有另一個故事,正好可以作為孟子這則「攘雞」寓言的延伸。楚國的國君楚襄王是個荒淫無度、生活靡爛、寵信小人、怠忽國政的昏君,大夫莊辛曾經極力勸諫他,要他專心國政,留心與鄰國的外交關係,以防止秦國的侵略。

然而楚襄王卻仗恃著自己剛跟秦國簽訂盟約,完全不把莊辛的諫言當一回事,反而嘲笑他杞人憂天。莊辛眼看規勸無望,再加上國難在即,於是就選擇逃到趙國去避難了。

不久後,秦國果然毀棄盟約,陸續侵略佔領了鄢、郢、巫、上蔡、陳等幾個地區,楚襄王也因此逃離都城,流亡到了城陽這個地方。他這時想起了當初莊辛的諫言,特地派遣專人到趙國把莊辛請回來,誠懇地道歉請求原諒,並且詢問還有沒有補救的辦法?

莊辛被楚襄王的真誠所打動,接受了他的請託,並且提出了兩個簡單的隱喻:「看到兔子,才放出獵犬,還不算太晚;發現羊圈破洞,羊走丟了,再來修補羊圈,雖然損失的羊隻不會回來,但也算是及時的補救了。只要大王意識到問題所在,從現在起開始修補漏洞,避免災害和損失擴大,一切就都還來得及。」(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