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茶茶
                    
                    文/陳韋哲
鄒忌提到的那個住在城北的徐公,是齊國國內公認的美男子。鄒忌雖然聽過他的名聲,但還是不免逢人就問:「我跟徐公誰比較好看?」那些被鄒忌問到這個問題的朋友、同事,往往也跟他的老婆一樣,給出「當然是你比較好看啊」這樣的答案。
有一次,鄒忌在路上見到了徐公本人,發現自己的外貌、氣質完全比不上徐公。他才深刻地反思到,他的老婆、朋友、同事給予他的正面回應,應該都只是基於對他的感情,或者是擔心得罪他、惹他不高興,而不是真心認為他比徐公好看。這個覺悟,也讓他認知到了,當你周圍的人都在講你想聽的話時,你就很有可能被蒙蔽,而失去了認知到真實情況的機會與能力。
跟夜郎國國王不同的是,鄒忌在實際見過徐公以後,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如人,而非不信邪地催眠自己,認為自己還是比徐公好看,或者說服自己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同之類的不服輸的行徑。鄒忌甚至還以自己這件糗事為例,去勸說那時候的齊國國君,應該要好好聆聽大臣們的諫言,這樣才能夠突破那些只會講好聽話給自己聽的舒適圈,幫助國家做出正確的決策跟判斷。
當然,我們現在不鼓勵像鄒忌這樣,用外在條件來評斷一個人的價值。但是像他這樣以自己為鑑,勸諫國君突破同溫層,開拓視野以豐富決策時判斷依據的行為,確實值得我們效法跟學習。在現在這個資訊取得便捷,甚至有許多假訊息充斥的年代,無知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但如果在得知自己認知不足的情況下,又不願意拉下臉來面對真相,那就只會讓自己陷入夜郎國國王的悲劇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