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科學家的格局:和平晶片

 |2025.10.14
76觀看次
字級

工業技術研究院前院長史欽泰出版自傳《十里天下》,書中論述半導體產業應該是和平的象徵,他還親書和平晶片書法以明志。

史欽泰畢業於台大,美國普林斯頓電機博士,返台投入資訊電子工業,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和奠基者。曾任台大校長、國防部長的工研院前董事長孫震讚譽他不計名利,從無到有,一路扶持新產業,是台灣半導體之父。

史欽泰認為台灣為經濟民生發展半導體,不是為了對抗誰;台灣應該與全世界合作夥伴一起創造價值,讓大家的生活便利,讓產業進步。

晶片能塑造當前的現代生活,未來仍是全球關鍵技術。史欽泰本科學家格局,認為科技能幫助人類建構美好的生活方式;若共享技術,科技桃花源,就不僅是幻境,而是可落地的未來。

和平晶片的相對面是晶片戰爭。美國法律和外交學院教授Chris Miller三年前出書《晶片戰爭(Chip War)》,論述中美激烈競爭,美國為阻擋中國大陸科技進步發動晶片戰的影響。

三年前美國頒行晶片法案,還運用市場力量、關稅,阻止台灣、韓國高端晶片銷中;限制荷蘭設備商供應先進機台給中國;美國設計的先進人工智能晶片,也不能賣給中國。

和平晶片對照晶片戰爭,可見科學家的格局與政客殊異。自二戰迄今,美國已習慣當全球老大;民選政客為博選票,誇飾自身偉大,察知晶片製造矮人一截後,不思自強追趕,反仗勢襲奪他國之長,濟一己之窮。

地球上所有人本是命運共同體,理應互助共榮。而美國卻亟思獨好,把晶片當競爭武器,卡別國脖子,走上人人為我的盜途。

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要角,美國品牌巨鱷如蘋果手機、輝達人工智能晶片,設計後多仰賴台廠製造。

台灣先進晶圓廠、關鍵材料、封測和零件廠已逾二千家,安裝晶圓機台後的相應修改、維修、緊急處置,台廠效率均優於美、歐國家。台灣工程師願投入夜鷹計畫,熬夜研發新技術;晶圓大廠分潤員工的獎勵多,工作士氣長紅。

台灣晶片因此而優異,美國政客竟動腦筋要與台灣對半瓜分產能;台灣貿易談判代表提出對案,擬採類科學園區、產業聚落形式,鼓勵台企赴美投資。

民進黨任命的政務官說美國矽谷沒被掏空,所以類科學園區赴美不會掏空台灣;全然漠視矽谷創新產業與晶片製造業結構性的差異。

最難思議的是台灣當局回答美國媒體訪問時竟說,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協助美國再工業化,成為人工智能的世界中心,讓美國偉大,領導世界。

台灣千百家半導體產業鏈的企業,並不樂見官方提案。他們知道群聚出海後,馬上得面對如何取得耗材和零件、如何雇請熟練工程師、如何應對美國工會等問題;這些周折會使他們失去競爭力。

台灣中、北部有人工智能的硬體產業鏈,人才、工廠已成聚落;如照官方盤算搬去美國製造,無利可圖,豈不冤哉枉也。

台灣科學家標舉和平晶片信念,是黃鐘大呂,高妙之聲遠勝晶片戰爭的殺伐。切盼台灣主事和主談的官員應思,晶片是國際合作與共享的橋梁,直面美國壓榨應帷幄有謀,折衝樽俎智勇以對。

科學家和民選政客道不同,難相為謀;但科學家的格局,政客應學而時習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