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屈志強
「今天我們要來驗收上周學的歌曲。」
「卿卿姐,今天可以再升兩調試試看。」
「不行啦,會唱不上去啦!」
每周的歌唱班,就是在這樣的歡笑聲中展開,熱鬧中帶著喜悅,親切裡蘊含暖意。
因緣際會,我參加了社區的鄰里歌唱班,教室設在里民活動中心。班上約有十五位學員,多是退休銀髮族,來自不同的背景與人生階段,我們齊聚一堂,只因為一個單純的理由︱︱唱歌,表現自己。在這裡,不論唱得好壞,只要願意站上台、願意發聲,就是正面能量的展現。
老師是一位名氣逐漸上升的歌手,雖非藝術科班出身,卻因熱愛音樂,毅然放下原有的穩定工作,全心投入歌唱事業。這份執著與勇氣,讓人由衷佩服與感動。
每周一次的課程從複習開始,每人輪流上台「驗收」一周的成果。站上講台,握著麥克風的那一刻,其實是一場與自己內心的對話。我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吟唱,唱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旋律,有人感性、有人活潑,無論何種風格,都是生命的展現。
為了一首歌,我們一整周努力練習,學習對拍、咬字、轉音、換氣。唱得順暢時,如行雲流水般自然;唱得卡關時,彼此莞爾一笑,再接再厲。這不是比賽,也無需承擔壓力,我們只為自己而唱。
下台後,坐在台下靜靜欣賞同學們的演唱,真心的掌聲與誠摯的讚美,從不曾吝嗇。這種單純、無私的交流,是我最深刻、也最感動的體會。
接著老師開始教唱新歌,仔細講解音符、節拍、換氣與情境詮釋。我們一字一句跟著練,一次又一次地唱。當音樂響起,全班齊聲合唱的那一刻,我彷彿置身於潺潺溪水間,聽見風聲、流水聲與人聲交織如歌,彷彿千百年來的人生故事,在這裡靜靜流轉,沒有哀怨、沒有訴苦,只有對生命的讚頌與富足的回憶。
或許,我們每周相聚,並不只是為了唱歌,是在音符裡,練習傾聽自己,也聽懂他人;是在歌聲中,找回節奏,安頓心情。時間靜靜流過,音樂如水,人生如歌。有些旋律,雖唱過就散,但在某個瞬間,它卻悄悄定格在心中,成為一種陪伴。而我想,這份簡單卻深刻的共鳴,就是生活贈與我們最溫柔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