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賽夏客
忙碌是幸福的。但窮忙,沒有目標且無止盡的忙,就像一隻無頭蒼蠅撞來撞去,找不到出口般的困窘與焦慮。節奏快速的社會,面對紛紜雜沓的人事,若不得要領,何嘗不是如此呢?更奢談讓自己有時間靜下心來。
現代人常感歎時間不夠用,之前,我亦如此,每天忙工作,壁上的時鐘總是催促著我:「快!來不及了!趕快做!」想找個休閒時間都難,比如閱讀是我尋求靜心之道,倘若事情未完成,心中有罣礙,哪會靜心呢?
曾在報端看到一句話:「誰偷走了我的時間?」像一顆石子投入我波心,激起陣陣漣漪,心想:「時光可以被偷走,也可以把它增值變多,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沉澱自己的心靈,調劑自己的心性,不是更踏實嗎?」
吳清基當教育部長時,聽過他的演講:「附加價值是成功的要件。」換句話說:「在相同的時間內,不要只做一件事情,這樣時間就多出來了。」我試著履行這句話,例如做早餐時,順便蒸煮費時製作的糯米糕,同時完成兩件事情,然後利用多餘時間閱讀、寫作,想優雅從容其實並不難。
最擔心的是做事拖拖拉拉,嘴裡喊忙,事實上,並沒有搞出什麼名堂來。有天,我在美容院洗髮,旁邊坐著一位女士,她一邊滑手機,一邊抱怨,回家要張羅中餐,又要晾晒衣物……我以為她等著洗頭髮,未料,她只是閒坐,耗了半天說:「煮中餐來不及了,乾脆買便當吃。」
我心想:「這位女士一直在滑手機,找聽眾抱怨,等於時間在無形中被偷走了。妳的忙碌是用嘴巴講的,並沒有付諸行動處理它,該完成的事情擺著不做,會自動消失嗎?又若只是逃避,心情怎能靜下來?」
靜心的方法很多,比方說:閱讀可以沉澱心情,寫作可以抒發情感,爬山可以聆聽大地的聲音,蒔花弄草可以美化心靈……這些都是我的靜心之道;然而,要讓這顆心靜下來的前題是,把該處裡的事情都搞定,才能放心去追求心靈的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