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能源轉型務實以對

 |2025.09.14
138觀看次
字級

今年夏天高溫難耐,北半球各月溫度不是創歷史新高就是次高。以日本為例,根據日本氣象廳本月初發布的消息,日本今年六月至八月平均氣溫,較往年高出攝氏二點三六度,創下一八九八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季,而且氣溫上升的態勢也未見減緩。

此現象顯示,地球暖化絕非騙局,高溫已使氣候越來越不適合居住,也告訴我們,能源轉型迫不容緩,不能因為私心作祟而將責任推給他人和他國。

台灣能源轉型在推進中,但因全面否定並取消核能發電,綠能又發展遲緩,不得不更加倚賴火力發電,但污染和安全問題令人怵目驚心。

高雄興達電廠本月九日晚間在試運轉過程中發生火警,火光衝天、數公里外清晰可見,這起事故凸顯台電燃氣新機組在安全管理上的隱憂,更顯示台灣在「非核家園」政策下,已過度依賴火力發電,且能源政策存在重大矛盾,雖一方面發展新能源,但對傳統能源依賴度更高。

如所周知,火力電廠長期造成空氣汙染,嚴重傷害民眾健康,無異於「以肺發電」。

另一方面,綠能卻因執行不當而問題叢生,高雄大樹、美濃山頭遭濫墾,近期暴露已挖出宛如「大峽谷」的天坑,顯示國土嚴重受創,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風電雖能減碳,但其破壞環境卻已是顯明事實,目前生態衝擊與噪音干擾的弊病已到不容忽視地步;至於光電,近期被質疑百分之七十有電無魚,所謂「魚電共生」,根本是假象,流於政策口號。綠能所造成的官商勾結及貪腐橫行更是嚴重污染,多起光電貪瀆案件令人駭異,但至今司法偵辦未竟,引發外界質疑綠能政策淪為圖利特定財團與「綠色」企業謀利捷徑。

能源轉型刻不容緩,必須有周密策劃,既要回應民生需求,又要兼顧公共利益。台灣目前以大規模圈地、濫墾的方式發展綠電,付出慘重的環境代價,造成國土與生態破壞,得不償失,必須痛切檢討。

民意的趨向不可不重視,畢竟,治國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八月二十三日「重啟核三」公投落幕,投票雖未達到通過門檻,但民眾已經清楚表達對能源政策調整的期待,而且正如眾多專家所言,非核家園並非萬能,若缺乏穩定基載,終究只能高度依賴火力硬撐,其代價就是更嚴重的空氣汙染、更高昂的電價、更不安全的潛在風險。

當前國際趨勢已從「非核」轉向「核綠共存」,台灣獨拒核能,奉為執政黨神主牌,成為能源轉型障礙。當務之急是擺脫意識的桎梏,以務實眼光看待核能在安全、穩定與低碳供電上的價值。

興達火警是對我們能源治理敲響的警鐘,提醒能源政策必須經得起縝密的安全、環保與永續等基本面檢驗,務實考量核能與綠能並進,才能有真正安全可靠的能源未來。

從事生產的企業界看法殊堪重視。公投過後,工商協進會率先發表聲明強調,「政府應務實調整能源政策,順應公投所展現的民意,重新審視能源結構。」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及美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對核電正面表態,顯示企業對於能源穩定供應的高度期待,未來之路應是再生能源與先進核能等多元能源併行,在確保供電安全與推動能源轉型間取得平衡,這才是台灣能源政策的正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