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詞探源】犬子非犬

文/吳宏信 |2025.09.12
35觀看次
字級

文/吳宏信

犬子,從字面上看來,可解釋為年幼的犬隻,但一般多用於父母稱自己的兒子,以表示謙虛之意。古代如清朝李漁《蜃中樓‧婚諾》:「只得一個犬子,如今十六歲了。」現代如「下周日是小犬結婚誌慶,歡迎闔第光臨」,都是同樣的意思。

犬子又稱「小犬」、「豚犬」,這個漢語詞彙,除了謙稱自己的兒子,還有對別人兒子的鄙稱,如《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就是反面的用詞。

根據《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原名犬子,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宋朝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解釋道:「所謂犬子者,即小名耳……父母欲其易於生養,故以狗名之……今人名字猶有此意,其理甚明。」由此可知,漢代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的小名就叫「犬子」。

古代人的平均壽命較短,嬰幼兒容易夭折死亡。中國傳統有一說法,為孩子取好名,容易遭到天妒而早夭,以賤物或醜陋之名命名,則可以騙過妖魔,讓其因厭惡而放棄勾魂,保護孩子避過惡煞。可說是從前取小名的一項重要原則。

春秋魯文公的兒子名惡,齊田氏兒子名乞,衛靈公有個大臣叫司空狗,遼代皇族還有皇子名驢糞。曹操小名阿瞞,王安石叫獾郎,北周文帝宇文泰叫黑獺。名字粗鄙生厭,也多和牲畜有關聯。

司馬相如年輕時整天讀書學劍,父母擔心兒子遇到鬼魅邪祟早亡,於是幫他取名「犬子」。狗雖低賤,生命力卻十分頑強,人若也能如此,必定可以遠離鬼魅,在嚴酷的環境中活下去。

說來有趣,文武雙全的司馬相如長大成人後,逐漸嶄露頭角,隨著名氣愈來愈大,犬子之名也廣為人們所熟知。百姓皆期望孩子像司馬相如一樣,名聞天下,於是便爭相效仿,稱自家兒郎為「犬子」。

然而,司馬相如自己卻覺得犬子之名粗俗不堪,加之他十分仰慕戰國時期的趙國大臣藺相如,希望能像他一樣有所作為,遂改名為「相如」。久而久之,人們反而忘記「犬子」是司馬相如的本名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