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向抗日先輩致崇高的敬意

 |2025.09.11
384觀看次
字級

在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暨台灣光復八十周年的時刻,雖然台灣官方只針對歐戰做紀念演講;而民間仍有幾件頗具意義的紀念演講與活動。如前台大校長管中閔便舉辦了抗戰圖片展覽,與慶祝台灣光復八十周年詩歌朗誦會等。

在中國大陸方面,則舉辦「中國人民抗戰暨反法西斯勝利八十周年紀念」大閱兵。雖然兩岸之間開始爭論:誰才是抗戰主體、誰才是最有貢獻者、誰才有話語權等,但無論政治上如何較量,無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是:在抗戰過程中,中華民國政府從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退到武漢,然後退到西南,歷經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央政府領導功不可沒,每一場戰役國軍都犧牲慘烈。

更何況,當時乃是在西安事變後國共二次合作,中央政府是不分黨派的。而真正能夠把日軍拖在中國戰場,永遠擺脫不開的,恰恰是四萬萬艱苦卓絕、義勇反抗的中國人民。當時日軍白天可以占領一座城市,統治一個地區,但晚間卻是人民所組成的游擊隊出沒於夜路山間,展開反擊破壞的時刻。那些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廣大農村,都是游擊隊破壞日軍建設,達到消耗敵人物力戰力的游擊目的。恰恰是螞蟻雄兵般的中國老百姓拖垮了百萬日軍。

這種以破壞敵人物資做抗日手段的思想,也顯現在台灣。日據時代,彰化醫生、作家賴和在一九四一年被檢束(拘禁)於彰化看守所的時候,隔著一道牆壁,關進來一個年輕的女孩子,看起來年輕漂亮,他在日記中寫下:「又拘至一女孩子,酷似陳滿盈氏女,亦是高等檢束。」

那個年輕女孩丁韻仙是鹿港望族丁家的後代,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時,丁韻仙十四歲,就讀彰化高女。學校應總督府要求,舉行夜間提燈遊行,高喊口號:「膺懲劣支!」「慶祝南京陷落!」可丁韻仙在學校暗中散發傳單,寫著「要為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學校發現後,大感震驚,立即全校大搜索。最後在丁韻仙的室友廖素英那裡搜出傳單。丁韻仙還暗中進行「沉默的反抗」。學校的舍監發現,每個星期日,學生返校的時候,所有電燈都是開著的,而水龍頭的開關也全開,水塔裡的水已經全部流光。原來是丁韻仙利用最後離校時的空檔,暗中做了手腳。後來被舍監抓到,生氣大罵。而丁韻仙則回答:「因為,我要消耗你們日本帝國的國力!」

這些白天拿起鋤頭耕田,晚上把日軍的電話線砍斷的農民,這些在小小的民間生活中悄悄反抗的力量,這些把日軍的聯絡網路切斷、把日軍建好的坦克道路給破壞掉的人民,難道不是抗戰最大的沉默力量?

仔細想想,一九四五年十月台灣人口是六百萬,而全中國在抗戰中犧牲三千五百萬人,也就是抗戰犧牲總人數是台灣人口的六倍,那是何等慘烈悲壯的犧牲。從台灣立場來講,要紀念的也不是八田與一,而是羅福星、林少貓、余清芳、蔣渭水、簡吉、賴和、莫那魯道等,為台灣人民奉獻生命的先輩。

是的,我們要向台灣抗日先輩致敬!在八十周年紀念裡,他們不應沒有榮耀,沒有桂冠,因為,他們確實為台灣歷史,奠立起尊嚴和勇敢的生命典範。謹此向抗日先輩致上最高的敬意、永遠的紀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