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一樣九三 三樣認同

 |2025.09.09
839觀看次
字級

九月三日,原是兩岸政府都認同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但八十年後,兩岸三黨竟因政治立場不同,衍生三種認知,各說各話。

紀念九三,源於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在東京灣美國軍艦上,日本簽署降伏書;中華民國徐永昌上將代表受降,簽署降伏書的排序在盟軍統帥麥克阿瑟之後,先於英、蘇、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等代表。

隔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九月三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再隔十年,把九三定為軍人節,表彰抗戰八年軍人的犧牲與功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沿用國府律定的九三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二○一四年再由人大常委會決議,九三是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強調全民族抗戰之功,彰顯中共在抗戰史敘事中的角色。

台灣民進黨政府維持九三軍人節的外殼,但忽略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國從日本手中收復台、澎、東三省等內涵。賴清德總統附和前日本天皇的終戰說,糊弄了日本向中華民國降伏的史實。

一樣的九三,一樣的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大陸自認在危亡關頭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奮鬥到底,是中流砥柱。

實則領導抗戰的是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他接納紅軍加入抗日隊伍,中國國民黨、共產黨合作共禦敵寇。國府在正面戰場流血犧牲,中共在敵後戰場擴軍、游擊。

論抗戰之功,和挽救危亡的中國,蔣委員長無庸置疑的功業彪炳。他能團結各方勢力,善觀國際形勢,在極端不利的處境裡,仍懷抱信念,顧全大局,終抵於成。

抗戰前後,中國遭不平等條約壓迫;日本和西方列強在中國劃定勢力範圍,在上海等大都會各擁租界;外國人在華不受中國法律約束;外國商輪可行駛長江等內河口岸,還可沿鐵路駐兵;中國的關稅要與列強協商,無法保護本土企業,也抗拒不了外貨傾銷。

一九四三年中國抗戰與英、美等國的對日戰爭合流,美國戰略性提升中國地位,以牽制日本,宣布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和租界,承認關稅自主,與中國重簽平等新約。

英國跟進,之後蘇聯、法國、荷蘭、比利時、葡萄牙和北歐國家也放棄了在華領事裁判權和租界權益。鴉片戰爭後,清帝國以迄民國所受百年壓迫,終因抗戰而稍卸束縛。

今年九三,大陸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台灣光復八十周年,邀多國領袖登天安門城樓閱兵。

美、英等西方媒體高度重視陸方受校部隊和裝備,多數析論都聚焦在中國向美國叫板,正建構新的國際形勢,改變美歐國家主導的現狀。

西方媒體少有關注抗戰勝利之功屬國、共那一黨。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中國與西方列強簽署的平等新約,已明示是蔣委員長和中國國民黨負重致遠。《澳洲金融評論報》更直白地寫著「中國抗日戰爭,作戰最激烈的是中國國民黨部隊,不是毛澤東的共產黨部隊。」

應知人間正道貴在求真,如今中華民國政府雖失去大陸治權,但抗戰真相不容隱埋扭曲。人間正道也在求是,蔣中正總統力行反共護台,奉獻犧牲,功在台灣;今之執政者倡抗中保台,不但否定前賢,更昧於形勢。

保台,請從傳承中華民國的信史出發,共同的九三,可以成為和平的符碼。豈可用戰損護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