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中霸權交替的博弈

 |2025.09.08
141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上周接續舉辦上合組織峰會與九三大閱兵,除首次展示「東風-5C」、「巨浪-3」等陸海空三位一體戰略核武,突顯戰略威懾力外,也是中國、俄羅斯與北韓領導人睽違六十六年來首次同場聚首,被西方認為新威權軸心正在形成。

一九五九年十月,中蘇朝領導人毛澤東、赫魯雪夫和金日成同登天安門城樓,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年國慶閱兵式,當時正逢冷戰最高峰;如今習近平、普亭和金正恩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同場閱兵,正當美國總統川普強推關稅政策,令全球政治秩序與經濟秩序動搖之際。

《紐約時報》分析,這不但是外交與軍事盛會,還反映出中國意欲改變當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此前習近平對二戰發表的談話中,已將這場戰爭重塑為中國和蘇聯戰場才是對戰爭勝敗造成決定性影響的艱苦奮鬥,試圖將二戰勝利的話語權從西方轉移至中俄。

歷史話語權爭的雖是過去,著眼的卻是現在與未來。關鍵在於川普再度執政後不到一年,美國的經濟民族主義與破壞性外交,正在為中國創造巨大機會,迅速填補美國退出國際機構與規範所留下的空缺,讓習近平有機會建立一個取代二戰後建立、如今逐漸崩解的全球體系的新架構。

當中國崛起後挑戰美國霸權成型,有些人認為中美全方位的競爭與衝突無可避免,未來的結局又會如何呢?英國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的名著《霸權興衰史》,是研究「霸權過渡論」的經典著作,他的論點值得參考。

《霸權興衰史》從近代史開端的一五○○年起,探討直到一九八○年代的各個大國興衰發展歷程。作者認為對一個大國而言,其自身實力和地位得以長期存續,依靠的主要是資源與經濟的可持續性,而不是軍事實力;因為強大的軍事力量,還是要有相應的資源支撐才行。

而當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擴展至其經濟實力無法承擔的地步,就會陷入「軍事過度擴張」或「帝國過度擴張」(Imperial overstretch),由此走向衰微。因此大國必須維持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之間的平衡。

但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技術和組織發展上的突破,終會令某些國家取代現有的強權而興起,結果就導致「霸權過渡期」的不穩定性。目前的國際局勢,似乎正是如此。

美國之所以在二戰前後成為超級大國,正是由於達到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平衡。但冷戰至今美國要長期維持在海外的駐軍,和軍事介入其他國家事務,終不可避免步向軍事過度擴張、經濟無法支撐而衰敗的結局。反觀中國在過去十年積極參與國際秩序,策略就是以自身龐大的經濟實力,逐步取代美國的角色。

這次中國大閱兵展現出的軍備實力,在質與量上都有飛躍進步。習近平雖然沒有一句話公開挑釁美國,但強調要將解放軍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軍隊」,整個姿態就是「向美國說不」,顯示「美中霸權交替」的博弈,已經開始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