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吳娟瑜
老婆不是第一次離家出走,正凱也不是第一次到娘家謝罪。回家的途中,正凱握著方向盤,一路上開不了口。若要道歉,要告罪什麼?老婆麗娥鐵青著臉,也一語不發。
˙What:三天一大吵?
正凱在大學研究所唸書時,常在學校K書,所以喜歡上乖巧文靜的圖書館管理員麗娥,兩人正式成為男女朋友,順理成章也結婚成家。看來溫馴不多語的麗娥,在兩個兒子陸續出生後,脾氣煩躁,動不動頂嘴、反抗。正凱認為可能麗娥成為家庭主婦後,成天在家照顧小孩疲累所致。
「你把老婆的回話感覺是頂嘴、反抗?你希望她如何和你溝通?」我請正凱探討夫妻互動時的衝突點。
˙So What:話語權不平等?
正凱仔細回想最近一次爭吵的內容,他逐句寫在筆記本上,如下:
「妳為什麼不開冷氣,我又不是付不起,這次弟弟感冒,萬一又傳給哥哥,怎麼辦?」
「老婆怎麼回答呢?」我希望正凱也能回想老婆動怒的一字一句。
結果麗娥臉色一沉,回答:「我們住在十二樓,通風涼快,而且自然風對小孩更健康,我又沒說你付不起,你怎麼一直怪罪我?」
我拿出一支紅色原子筆,請正凱圈出自己不恰當的字句,起初正凱難以下手,經過我解釋︱︱就是找出吵架時「我對你錯」的負面字句。
正凱領悟力強,很快圈出了「你為什麼不……」、「我又不是…」、「萬一又傳給哥哥」,這些都屬於批判性強烈的字眼,老婆若是自尊心比較低落,身體又比較疲累,準定想為自己辯駁,這時「有樣學樣」、「以牙還牙」,當然口氣、語詞也不會好到哪裡?
「請看老婆的字句為何也讓你生氣了?請一樣用紅筆圈出來!」正凱以他研究歷史哲學的心態,推敲了許久,終於畫出了「我又沒說」,和「你怎麼一直怪罪我」。
「好,我承認自己有點大男人口吻,先讓老婆生氣了,好漢做事好漢當,請教我可以怎麼改善溝通方式呢?」,正凱承認自己需要改正,畢竟他是珍惜和老婆還有兩個幼稚園兒子的家庭生活。
˙Know What:誠心改正是上策
「正凱,很高興你這麼快明白改正夫妻話語權的重要性,在性別平權的時代裡,夫妻不宜以家庭背景、學歷高低、社會地位和收入多寡等來強勢對話。」
正凱頻頻點頭,畢竟老婆回娘家的這幾天,他也不好過,兩個兒子跟著麗娥回去,自己孤家寡人,終於有空沉澱下來自我反省。
「夫妻溝通只要一方對了,另一方也可以跟著學到不爭口語權,大家就是平等對話。」接下來我建議正凱改正如下:
一、口氣上:不用指責或懷疑的口吻對話,那會打擊雙方的信任感,可以說:「明天我請個假,帶弟弟回診,妳好好睡一覺。」
二、語詞上:用「請教」或「分享」的語詞,把雙方擺在平行的角色上來對話。例如:「這次弟弟感冒,妳覺得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三、態度上:夫妻在家庭共處都有各自的貢獻,需要以「感恩的心」和「關注的眼神」來表達。例如:「老婆、辛苦妳了,弟弟感冒,妳有好好休息嗎?接下來讓我來照顧吧!」
正凱明白了自己的家庭作業需要訂正,恭喜他樂於誠心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