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抗戰勝利是兩岸的共同歷史

 |2025.09.03
769觀看次
字級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北京舉辦九三閱兵,氣勢恢宏,既是軍事實力的展演,也是歷史記憶的召喚,提醒世人中華民族曾在最危急的時刻同仇敵愾,終能浴火重生。反觀民進黨政府卻顯得畏首畏尾,政府雖然舉行紀念會,卻不敢大聲宣告這是中華民國領導的勝利,甚至以「終戰」的字眼迎合日本不承認發動侵略戰爭的史觀,陸委會甚至警告民眾不得前往北京參加閱兵紀念活動。這樣的態度,既不敢面對歷史真相,對於戰爭勝利又顯得心虛,扭曲的心態令人民很委屈。

民進黨在怕什麼?他們害怕承認中華民國在抗戰中的主體地位,因為一旦承認,就必須面對自己繼承的政權曾經領導全民族抗戰的歷史;他們害怕人民因民族記憶而深化與大陸的連結,由而削弱所謂「台灣主體性」;更害怕在民族復興的浪潮中被邊緣化。於是,選擇模糊、閃躲,甚至禁止民眾參加閱兵。說穿了,就是台獨的意識形態作祟,但這種「怕」,只是暴露了文化與身分上的迷失。

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數百萬將士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無數百姓在敵後堅持抵抗。這場戰爭,是整個民族用血肉換來的勝利。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調「歷史不容扭曲遺忘」,正是提醒國人:當年蔣中正委員長領導全國軍民,付出巨大犧牲才換來勝利。這段歷史應該被大聲說出來,而不是被政黨壓抑或偷換概念。

最近大陸相繼推出一些二戰的電影,像是《里斯本丸沉沒》、《南京照相館》、《七三一》等,說明日本對華侵略的殘酷以及中國在二戰期間的重要角色。兩岸之間確實存在抗戰話語權之爭,北京強調共產黨是中流砥柱,台北則強調國民政府的領導。這種競逐並不意外,但若各說各話、彼此否認,就會讓歷史真相被埋沒在政治紛爭之中。其實,兩岸完全可以找到抗戰的共同點,因為抗戰既有國軍的正面戰場,也有共產黨的敵後游擊,更何況不論國共都是中華兒女,這場仗當然是中華民族的悲壯史詩,這是全民族的抵抗外侮,不是誰能獨占的功勞。若兩岸能共同編纂一部完整的抗戰史,不僅是民族記憶的里程碑,也有助於化解今日的對立;更是留給後世子孫珍貴的遺產。

陸委會禁止人民前往北京參加閱兵則更顯狹隘。抗戰勝利八十周年,若有台灣同胞願意赴京參加,這是對民族記憶的認同,也是對先烈的致敬。閱兵場上的鋼鐵洪流,象徵的是民族自強與復興的決心,本應讓所有中華兒女感到驕傲。台灣人民為何不能與大陸同胞一同驕傲!

歷史不是任一政黨的私產,而是民族的共同資產。若一方想壟斷,另一方選擇逃避,最後受害的是全體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百年來中華民族受盡屈辱,如今終於走上復興之路,這條路需要兩岸共同承擔歷史教訓,更要重新恢復民族自信,共享榮耀。唯有共同面對歷史,才能真正邁向未來。

「但悲不見九州同」,抗戰勝利八十年後,兩岸仍然分裂,令人感慨。但民族復興的腳步不會停止,歷史的真相也不會因政治算計而被埋沒。若能放下偏見,共同慶祝抗戰勝利,共同書寫完整的歷史,這不僅是對先烈的告慰,更是對後世中華兒女的最好交代。應知錯誤的史觀無法改變歷史事實,只有正視歷史,才有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