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國人最常見的淋巴瘤,惡性度高、侵襲快,復發或難治性患者預後不佳,平均存活期僅約6個月。為提升治療可近性,衛福部健保署自今年8月1日起,將突破性免疫治療「雙特異性抗體」納入第三線給付,符合條件的復發性或難治性DLBCL患者可申請最多12個療程,估計每年約200名患者受惠,最高可省350至400萬元藥費。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祕書長黃泰中表示,雙特異性抗體是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性新藥,同時結合抗CD20與抗CD3結構,能精準抓住癌變B細胞並活化T細胞進行攻擊。
臨床試驗顯示,逾半數接受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患者出現緩解,超過4成在平均42天達完全緩解,且緩解狀態可維持逾30個月,顯著改善過往半年存活瓶頸。今年美國NCCN指引將其列為第三線首選,顯示其療效獲國際認可。
另外,心血管疾病長期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2名,疾病死亡率逐漸上升;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疾病和主動脈疾病等,為導致該疾病死亡的主因,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關鍵風險因子。健保署最新放寬血脂調節劑給付條件,預估嘉惠約5005名心血管疾病病友,每人每年約節省11.5萬元,將於9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