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陌上君
藥發木偶起源於宋代,是一項以黑火藥帶動木偶表演的傳統手工技藝,其精髓在於點燃黑火藥,火藥一經點燃,絢麗火光立刻點亮夜空,原本黑暗中的木偶彷彿有了生命般,所以稱之為「藥發木偶」。
經專家考證,其製作是在一根長度約十三至十五公尺的竹竿上,設置了特製的煙花輪盤和裝在紙盒中的人物木偶,最底層的煙花輪盤點燃引線後,五光十色、精采紛呈的煙火逐層噴散開來,火焰噴發的衝擊力帶動紙盒中的木偶在火光中飛舞、跳躍或翻跟斗,往往引起圍觀民眾齊聲歡呼。它可結合戲曲、神話中的人物木偶造型,混搭在煙花中燃放,演出內容是民眾耳熟能詳的劇碼,通常只在廟會、祭祀等重大節慶活動時舉行。
不過,隨著時光流逝,社會環境變遷,許多民間風俗已漸漸銷聲匿跡,加上大陸法律限制火藥的使用,「藥發木偶」這項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困境,僅在大型節慶活動時,邀請藥發木偶參與表演,而且許多人還會覺得有點陌生。幸運的是,曾經一度以為失傳,如今透過戲劇這樣的傳播媒介,重回大眾的視線,讓我們有機會再次認識到這門古老的視覺藝術及手工技藝,古今結合,不啻為一種保留並發揚傳統文化,並吸引現代人探究傳統文化魅力的絕佳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