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陳韋哲
有一句歇後語叫作「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說的就是建安十六年的赤壁之戰後,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的時期。此時局勢對吳國十分不利,有一天,接替周瑜成為東吳大都督的魯肅路過呂蒙的駐地,魯肅對於呂蒙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初那個魯莽沒見過世面的「吳下阿蒙」。
當呂蒙向魯肅請教關於荊州的應對之策時,魯肅心不在焉地回答:「那就隨機應變吧。」沒想到呂蒙卻像是忽然換了一個人似的,立刻分析了關羽的威脅,提出了五套完整對策,思路清晰、見解獨到。
魯肅聽完之後,大為震驚,立刻改變了態度,嚴肅起身對呂蒙鞠躬,並拍拍他的肩膀,感慨地說出那句千古流傳的話:「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表示才一段時間不見,呂蒙的成長與轉變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了。
此後,呂蒙屢次替孫權擊退曹操的進犯,聲望日益上升。而在應對蜀漢劉備政權的軍事行動中,最著名的戰役,便是「智取荊州」。他施用巧計,暗中率軍潛行襲取,成功奪回了荊州。關羽雖然勇猛,卻在兩面夾擊下敗走,最終被擒,結束了他在三國舞台上的傳奇一生。
呂蒙的一生,讓後人記住的不只是他的武勇,更是他後天努力帶來的轉變。從被人看輕的「匹夫之勇」,到能運籌帷幄、智取荊州的名將,他證明了一件事:天賦與起點或許重要,但願意學習、持續成長,才能真正改變命運。
就像那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提醒著我們別小看任何人。或許今日身旁的同學、同事還默默無聞,但只要不斷努力,將來他的見識高度與作為,就有可能讓你我都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