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儀 解讀星球密碼

文/穿山甲 |2025.07.21
293觀看次
字級
圖/Yapei

文/穿山甲

仰望夜空,看著遙遠的星球在宇宙深處閃爍微光,不禁會讓人感嘆宇宙之大與人類之渺小。所處的地球之外,還存在更廣闊的世界,這代表著還有更多更豐富的資源,藏在觸不可及的夜空之中。目前科學家已經知道火星地表有豐富的氧化鐵資源,這讓火星地表整體呈現鐵鏽的紅褐色。月球土壤中則含有大量的氦-3,是核融合的潛力材料,一噸氦-3核融合約為1000萬噸石油產生的能量。月球土壤中亦含有許多稀土元素。一些小行星也被發現存有大量的貴金屬元素,這些都是地球上的珍稀資源。然而這些行星並非坐趟飛機就可以抵達,更別說有些行星的環境惡劣能否成功著陸都有問題。不禁啟人疑竇,為什麼科學家無法取得礦物樣品,卻依然知曉這些遙遠天體的物質組成與礦產分布?這都要歸功於一種既精密又巧妙的科學儀器,即「光譜儀」的發明。

稜鏡光柵 色散光線



光譜儀的工作原理,是將複雜的光線分解成其組成的波長,並精確測量每種波長的強度。它通常由幾個關鍵部分組成,首先是光源,可以是來自太陽或其他恆星的光照至物體的反射光、物體自身的熱輻射,抑或儀器中發射的光源。光線會通過一個細長的狹縫,被限制成一條細窄的線,以確保進入儀器的光線整齊有序。然後,光線會進入分光元件,分光元件可以是稜鏡或光柵。稜鏡利用不同波長光通過時折射角度不同的原理將光線色散,光柵則是利用繞射原理將不同波長的光精確地分開。最後,這些被分解開的光信號會被探測器接收並轉換成電訊號。探測器能記錄下每種波長光線的強度,最終透過電腦程式處理,轉換成我們常見的光譜圖,供科學家進行詳細分析。

我們之所以能夠隔空分析這些遙遠星球的物質,關鍵在於光譜分析。這項技術的核心奧祕在於每種元素和礦物都擁有其獨特的光譜。這類似我們用來解鎖手機的指紋辨識般,從特定的光譜圖即可知道元素的種類。

光譜比對 元素現形



當來自恆星的光線如太陽光,照射至星球表面時,不同的物質會選擇性地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長的光。在太空中的光譜探測器會接收從星球表面反射回來的光線。如果某個波長的光被表面的物質吸收了,那麼在反射光譜中,該波長的強度就會顯著降低,形成一個吸收帶或暗線。科學家們正是透過分析這些吸收帶的位置和形狀,來判斷是哪種元素或礦物吸收了光。這些特殊的光譜密碼,能反應出物質獨特的「指紋」。例如,火星上的黏土礦物與水冰,在近紅外波段就擁有非常獨特的吸收特徵,成為火星過去可能存在水的線索。

天眼遙測 守護國土



光譜儀除可探測元素與礦物外,還可用來探測地表狀況,例如將光譜裝設在人造衛星上,太陽光照射至植物,藍光與紅光會被葉綠素吸收以進行光合作用,綠光亦會被部分吸收,少部分反射,近紅外光則會被植物的薄壁組織所反射,因此分析近紅外光譜,則可了解地表植被狀況,監測水土保持程度,防止山體滑落。國內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衛星有好幾個系列都有裝設光譜儀,分別可以遙測可見光與多種波段的光譜,除分析植被外,更可進行水體監測、地表分類、土地利用,以及災害監測與評估等任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