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陳韋哲
文壇上針對內容空泛的作品,有過幾次很重要的反制運動,那就是由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等人所接續發起的「古文運動」。這場「古文運動」,強調要學習先秦兩漢時期重視文章內涵的創作風格,並希望藉此改善當年整個文壇充斥著的「形式主義」。
而在明朝中晚期,文壇上也出現了類似的文章「形式」與「內容」的論戰。身為藏書家且對於文學鑑賞擁有極高品味的茅坤,就在這時候出版了他親自評選的《唐宋八大家文鈔》,他將當年參與「古文運動」的這些「文壇明星」的作品集結起來出版,造就了往後這個流行數百年的「文壇偶像團體」。
當年《唐宋八大家文鈔》一出版,立刻風靡文壇。讀書人間爭相傳閱,學者引用不絕,甚至成為後來科舉考試的重要範文參考。茅坤也因此被譽為「開一代選本文學之先河」的人。他的選文眼光,也啟發了後來的選文出版者,像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編所選的《古文觀止》,就可以說是承繼了他選文的眼光與精神。
茅坤的努力,讓許多本來散落各處,甚至可能湮沒的古文佳作重新被看見。他不僅是藏書人,更是一位替文壇經典留下印記的鑑賞家。他讓我們知道,書不只是藏來珍貴,更可以選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