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35歲張姓廚師十多年前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RA),經藥物治療後症狀緩解,發炎指數正常,以為「不痛就沒事」近期因關節疼痛回診,檢查發現手腕骨頭已經遭無聲破壞。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黃柏豪表示,RA是不可逆疾病,關節破壞常在無症狀時靜悄悄進行,需長期服藥與定期檢查才能有效控制。
張先生初期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關節腫痛改善,誤以為病情穩定,未積極追蹤。多年後,X光檢查顯示手部骨侵蝕加劇,若持續惡化,可能導致手部變形,經調整為新型生物製劑,破壞情形趨穩定,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黃柏豪指出,許多RA患者誤以為無痛或正常指數代表病情受控,但發炎可能潛伏於關節滑膜,血液檢查如CRP或ESR正常,仍可能發生骨侵蝕,需透過超音波或X光檢查確認。
RA的真正威脅在於無聲的關節破壞,若不理會,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