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花
大阿姨打電話告知:「青菜長好多,快點回來拿。」媽媽一聲令下,妹妹的小白後車箱馬上淨空,加滿油往南部飛奔而去。
媽媽上有三個兄姐,排行老么,而舅舅與二阿姨皆因癌症往生,讓媽媽與大姨的感情更是親密無比。外婆在媽媽十歲左右因病去世,長姐如母,大阿姨在媽媽心中等同半個母親。年幼的她不明白母親為何不在了,已出嫁的大阿姨遂將小妹帶在身邊照顧到十八歲,所以媽媽跟大表哥從小玩到大,像親姐弟一般。
小時候最愛回大姨家,大姨長媽媽十五歲,上小學前,阿姨、阿媽我傻傻分不清。阿姨家的荔枝園是我夏天最愛待的地方,可以掛在樹上吃一整天還捨不得下來。三合院後方一大片的田裡種滿了當季蔬菜,芥菜、大陸妹、油菜、高麗菜、花菜,在冬日朝陽裡,綠油油的煞是好看。
沒有灑農藥的蔬菜吃來清甜爽脆,自己種的稻米軟糯Q彈,桂圓八寶粥綿密滑口,鄉下吃的每道菜,都是阿姨與表哥每日辛勞的成果。農田旁邊還種了芭樂、龍眼、芒果與紅龍果,第一次看到紅龍果樹,以為大表哥種的是仙人掌,我還真是城市鄉巴佬一個。
夕陽西下,後車箱躺了十棵芥菜、五棵高麗菜,後座放了兩袋油菜花,一箱龍眼乾,再加一麻袋柳丁,腳旁還放一桶絲瓜水與一包破布子,回程路上,我開始計畫要如何分送這些「鄉下來的伴手」。
效法花木蘭精神,同學東市送高麗菜加柳丁,隨手回收手作芒果青三罐,堂姐西市快遞芥菜配龍眼乾,帶回草莓蛋糕一條,同事南市提去一籃油菜花,抱回手工餃子一包,弟妹北市全車東西由她自己挑。送過去帶回來,還是一車食物,只好左鄰右舍共同分食,多餘的芥菜製成酸菜。
一年當中,行動蔬果車總要出車七、八趟,我知道媽媽是假拿蔬果之名,行探視阿姨之實。媽媽七十初頭,皮膚還是水嫩光滑,應是大姨的愛心絲瓜水奏效,果然,還是天然的最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