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對執政者的期盼

 |2025.05.17
286觀看次
字級

賴清德總統執政邁向第二年,台灣面臨的內外問題益趨深重,挑戰更加嚴峻,因此各方殷殷期盼他盱衡情勢,改弦更張,多行善政。

賴總統執政有第一年聚焦於三大政策:對抗少數執政的困境,近期「從旁協助」罷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希望回復全面執政;加強抗中力道,從方方面面落實台灣的主體性地位;戮力親近美國,尋求支持,近期則在準備與美進行貿易談判。

在內政方面,執政黨與在野黨尖銳鬥爭,內閣施政備遭掣肘,沒有明顯政績,對於在野黨關係的處理,也不受民意肯定。根據民意調查,在尊重在野黨方面,賴清德比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都不如;多數民眾認為「大罷免」不適合,執政黨應停止投入「大罷免」。近期各地檢調系統因罷免連署大規模搜索在野黨黨部、羈押在野黨人士,較多民眾認為是政治清算。

由此可見,民眾傾向於執政黨應尊重在野黨,盡力與其協商,而不應變成水火不容。民進黨又將「反中」和罷免畫上等號,指稱罷免國民黨立委就是罷掉中共同路人,所以要「罷免救台灣」。這樣的宣傳和做法必定走上朝野你死我活的鬥爭中,雙方都沒有妥協餘地,也將導致執政一事無成。

賴總統執政第二年的當務之急應著重於化解與在野黨的緊張關係,採取尊重與包容政策,有所協商,有所退讓。在野黨主張召開國是會議,賴總統自應慎重考慮,畢竟唯有朝野共商國政,才能緩和相互敵視的關係,為施政建立良好的政治環境。在此同時,應該宣告執政黨不認同「大罷免」,不會支持與協助,如此才能釜底抽薪,改善與在野黨的關係。

賴總統對於兩岸關係的處理也有改善必要。據各項民調,多數民眾並不認同賴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成績,也對兩岸關係惡化憂心忡忡。賴總統確實是在走中國大陸和台灣屬於兩個不同國家的路線,又將中國大陸定性為「境外敵對勢力」,為此而積極研擬修《國家安全法》,意圖管束兩岸交流。賴清德嚴厲的抗中政策導致已加深台灣內部分裂、兩岸日益關係緊張,而讓台灣陷入更危險的邊緣。

基於國家安全考慮,賴總統實應大幅度調整兩岸政策,改變兩岸兩國的思惟,避免繼續踩對岸設定的底線,回到《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將台灣與大陸地區視為同一國家的兩國地區。另外,對於攸關民生福祉的事務與交流,也應順應實際需求,不應加諸太多的限制,尤其是無關政治的旅遊與商務,更應大幅度開放。

至於台美關係的處理,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當然要尋求美國的軍事支持,為此而在經貿問題上有所配合。不過,川普眼中只有美國利益,對台灣安全既不關切也無承諾,反而在經貿關係和晶片產業赴美投資上索求無度,實有侵害我方利益之虞。為了捍衛台灣企業和民眾利益,賴總統實應更有硬氣,敢於力爭,而不應一味滿足美方要求。

台灣正處於多事之秋,有國難當頭的危機,賴總統的處理對策應該從國家大局著眼,減少政黨利益的考量,以和解之心改善朝野關係,以避戰之需緩和兩岸關係,以民生之福調理台美關係;秉持無固、無必、無我態度執政,方能增益國家之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