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媽媽》
圖/遠流出版提供
繪圖/埃茲吉.凱爾斯
圖/遠流出版提供
文/何聖理
「嗨,你好,我是單親媽媽,也是職業婦女。」在兒子小一的時候,我從偽單親正式變為真單親,雖說只是「一紙證書」之隔,但身分與環境的轉變,還是迎來了很不容易的生存挑戰。
母職對我來說是非常「神聖」的,所以……把自己累、壞、了!因為堅持每天親自接送小孩上下課,於是,穩定的正職工作成為不可及的目標。所幸,有些業主願意外包發案,讓我有基本維生的條件。
展現真實喜怒哀樂
終日在山城與都市間奔波,在家庭與事業間拉扯,在現實與夢想間拔河——這幾乎是所有現代婦女的寫照,我不過是一面小小的鏡子。那些年,我常與人談起我像是一隻八爪章魚,很自豪可以同時做八件事,是真的八件事,我數過。就像《章魚媽媽》裡丹尼斯的媽媽,開車的時候下巴夾著手機通話、停車的時候秒回訊息,回家打開筆電邊寫文案,邊陪兒子寫功課……啊!還沒準備晚餐呢!
作者愛詩勒.沛克(Asli E. Perker)是當今土耳其最受矚目的新生代女作家,在她的童年回憶裡,媽媽也像章魚一樣,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做家事,還要管頑皮的小孩。於是創作這本書,希望讓世上無數辛苦的母親、疑惑的小孩都能快樂。
在成為媽媽的過程中,我們常覺得有義務要當完美的大人,除了要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還要成為精神上的楷模,情緒價值必須給滿給足,要當好媽媽、好太太、好媳婦、好女兒、好姊妹、好閨蜜……天啊,女人有沒有那麼累?
其實,孩子也想認識「妳」,真正的妳,那個追韓劇會哭爆的妳,不喜歡吃青菜的妳,愛聽張惠妹的歌的妳。除了月亮的光明面,也想看到月亮的陰暗面,那是人性的所在,媽媽真的不是超人,更不是神,我們只是血肉之軀。孩子雖然身體很小,但心很大,純真的靈魂更接近真理,有時候心好累的媽媽也需要孩子溫暖的擁抱。《章魚媽媽》提醒女人們在育兒旅程中面對自己的能與不能,展現真實的喜怒哀樂,讓孩子看到的不只是「我媽」而已。
每天都是母親節
《章魚媽媽》以兒童的視角和語言出發,充滿童稚明亮的節奏,對現實投以幽默的回應。隨著外婆、外公、叔父、阿姨的出現,章魚觸角也逐步消失,故事以巧妙的譬喻手法道出現代女性的堅韌與社會支持的重要,每個跨頁都是日常剪影,親暱真切,具有飽滿的想像力,期待這本書為媽媽們開啟深刻的親子對話,甚至帶妳回看自身的母女關係,或許能為卡關的現況,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就像我帶著兒子搬回娘家後,開始學習接受他人的協助,偶爾請外公、外婆接送他,兩老也開心能與外孫多點時間相處,退休生活也增添了色彩與歡樂,而我,也能稍微喘口氣,工作、社交、留白。
無論妳是全職媽媽、假日媽媽、單親媽媽、志願單親媽媽……甚至養育喵星人、汪星人,妳那看似纖弱的肩頭都扛著甜蜜的重量,每天都是母親節,每位媽媽都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