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話】他不是武大郎,他是谷峰

文/陳煒智 |2025.05.03
94觀看次
字級
《武松》電影海報。圖/摘自IMDb
谷峰(右一)於1982年以《武松》榮獲第18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圖/資料照片
《武松》片中經典鏡頭,武松和嫂嫂潘金蓮起了衝突,武大郎(中,谷峰飾)夾在兩人中間盼能息事寧人。圖/摘自IMDb
《雞同鴨講》片中的谷峰(左)與吳啟華。圖/摘自IMDb
性格巨星谷峰。圖/摘自維基

文/陳煒智

前輩們點評谷峰的表演,說這樣的綠葉型演員往往能給出一套「熟透了的演技,知道要在哪裡點到為止」。不過,他最讓我難忘的,還是他傳世代表作——李翰祥導演的《武松》。



在年紀非常小的時候,曾經在大銀幕上欣賞林清介導演的《台上台下》。主角是張小燕與張艾嘉,演一對藝海浮沉的姊妹。片中其他角色也十分搶眼:歌舞團台柱李黛玲、追求張艾嘉的報社記者李慕塵、張小燕青梅竹馬的鄉下男友卓勝利,還有飾演歌舞團團長的那一位——谷峰。

當時並不認識這個名字,只覺得他戲好,刻畫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有得意,有嘴臉,有跋扈囂張,還有滿滿的人情味。一直到很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出身傳奇的邵氏影城,而且拿過兩次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谷峰外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男主角」,有前輩告訴我,原來谷峰也會唱黃梅調,在古裝歌唱片當道的一九六○年代中期,好多邵氏黃梅調的合唱隊裡,都可以聽得見他的歌聲。

再晚些時候,橫空飛來一部爆笑喜劇:《雞同鴨講》。谷峰在片中扮演丹尼炸雞的壞心經理,滿臉的算計,不但不討人厭,反而讓人看了痛快。他把市儈演得真,真到令人發噱,比起他的邵氏舊作和台灣寫實片,這裡的他收起了內斂與寫實,改以風格化的漫畫式誇張表演,成就港式笑料,至今依舊讓影迷津津樂道。

難忘他的傳世代表作

前輩們點評谷峰的表演,說這樣的綠葉型演員往往能給出一套「熟透了的演技,知道要在哪裡點到為止」。

不過,他最讓我難忘的,還是他傳世代表作——李翰祥導演的《武松》。他飾演武大郎(亦稱武大),這也是他第一次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的經典表演。

從《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轎夫,到《武松》裡占據敘事靈魂的武大郎,谷峰在銀幕上的形象,已然成為讓我們無法忽視的飽滿存在。

全片由武大賣炊餅開始,他在市集裡一路被野孩子欺負,不以為意,原來父母雙亡,炊餅擔子底層抽屜拉開來,是他白白胖胖的小弟。就這樣把胞弟拉拔長大,練就一身工夫,常替兄長打報不平,卻也惹來一堆麻煩,不得已,武大送他山上拜師學藝,武松學成下山,帥得不得了的狄龍出場,張著星光輝耀的眼眸,和谷峰飾演的武大把酒言歡,沒想到又惹來人命官司,武大代弟頂罪,要武松天涯亡命。

他入獄後不久即被開釋,原來武松為民除害,地方父母官也明白武大是為弟坐監,於是網開一面……

李翰祥拍武大出獄那場戲,是極其克制的。他坐在街邊一個代書先生的攤子前,要請人寫信給弟弟武松,李導演用一顆長鏡頭由遠而近,慢慢推過來,谷峰就一邊絮絮叨叨地惦念,別後種種,出獄後種種,「你有了嫂子,哥也有家了」「快回來,哥好想你啊!」。

鏡頭一直推到谷峰跟前,他舉起袖子,擦了擦溼潤的雙眼。

谷峰把武大郎鮮活地呈現在電影銀幕上,這是一個真實活過、愛過、依賴過弟弟的兄長。那一聲一聲的呼喚,正是武松為什麼急匆匆不顧「三碗不過崗」的規矩,硬要翻山、打虎的強大心理動機。

那一場戲,谷峰抓住那一絲不讓觀眾憐憫,不允許你我同情,但值得我們體諒的情感。他演出了命運,拿下了金馬獎。

讓配角變得無比光榮

年紀更大以後,我才終於把《雞同鴨講》裡的雷蒙經理、《台上台下》裡的歌舞團團長,還有這位得獎的谷峰,以及那些年電影裡常常見到,卻從來沒認出是「同一個人」的谷峰畫上等號。

他演悲劇、演喜劇、演苦情、演壞人,都好。能唱黃梅調,能拍功夫戲。不是主角的臉,卻總能演出比主角更深的情節。

他讓「配角」這個詞,變得無比光榮,變成值得傳世不朽的敬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