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在一座異國的山村,海拔2900公尺上,會再遇到同樣陌生人的機率,有多高?81億分之1……
去年5月,往泛喜馬拉雅山健行時,在高山山村見一位套著毛襪與夾腳拖、坐在矮板凳整理野菜的婦人,我好奇地,蹲在草蓆邊看她怎麼晒。因為前幾天,我才喝過這特別發酵的野菜湯,味道像台灣福菜湯。竟然幾天後的健行路上,能看到山裡人家的製作。
此時的山間,這種野菜正冒出來,當地嚮導用登山杖撥開山坡草叢。山上人家依時令過日子,大山是野地冰箱。他們採摘野菜,用木棒敲打,逼出水分,再抓緊時間放在庭院晾晒。冬天,田裡沒有青菜時,菜乾就是最佳的纖維來源。
隔天原路下山,經過「野菜大姐」的藍房子,我放慢腳步,院子的野菜繼續晾晒,但不見主人。短暫的邂逅,一如生命裡的許許多多偶然。
一年後的春天,今年3月,我再度走這條路。
從海拔2000公尺,要爬到2900公尺。黃昏時刻,我吃力地走在石階,抬腿放下、繼續抬腿放下。一秒鐘的瞬間,眼睛一亮,倒退再看一眼擦肩而過的女人:「去年的野菜大姐?」拖著疲憊步伐的我,興奮起來,我記得野菜大姐那張「黝黑、厭世的臉」。
你相信緣分嗎?佛說: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陌生的兩人,言語不同的兩人,能在冥冥之中相遇。這是巧合,還是命中注定?地球上有81億人,這機率……。於是,比手畫腳地跟野菜大姐再度合照。今年的我,還是氣喘呼呼的狼狽,野菜大姐呢?好像挺悠哉,應該還沒到晒野菜的季節。
多數人住在同一座城市,卻終身不見各自生活。或者,匆忙相聚,再無往來。
此時此刻,我想起清代小說《老殘遊記》一段情節,劉鶚寫著:「前月分手,我想總有好幾十年不得見面,誰想不過一個月,竟又會晤了,可見我們兩人是有緣分。」
緣淺緣深,很難說。但即便是緣深,也是因為有「允許」,允許慢一點,才會發生。允許,有時可能是一分惦記。那天山路,人來人往,如果我的心沒有慢下來,步伐沒有緩下來,就真的擦肩而過。
過往人生,因為匆忙,我錯過多少風景?遇見野菜大姐,讓我陷入沉思。也不禁自問:我有餘裕「允許自己慢一點」嗎?
餘裕?用了這兩個字,我不禁失笑,怎如此卑微,怎對自己如此苛刻?
我被日常排山倒海的工作給淹沒,淹沒到不允許慢一點。我的日常,縮影了都市人「被追著跑」的節奏,像被一頭狼在後頭緊緊追著。「真的有狼嗎?狼在哪?」雖然,好像很有效率地完成很多事,其實錯過了生活,錯過了緩慢下的特寫鏡頭。我對自己是如此吝嗇,不允許自己有慢一點?異國山村,再遇野菜大姐,一秒鐘的瞬間,如暮鼓也如晨鐘,敲擊著我。
急急追尋目的地的同時,別錯過沿途風景,有時沿途更勝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