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川普政策太多變數,經濟成長率難估。中華經濟研究院昨日發布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首次提出三種不同情境的預測值,在樂觀的情境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仍不保3,下修至2.85%,中性情境則是1.66%,若在最悲觀情境下,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趨零,只有0.16%。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在此三種情境設定裡,中經院預估偏向在樂觀情境與中性情境之間,悲觀情境發生的機率在2成以下。
三種情境預測 趨樂觀中性
連賢明指出,比較樂觀的情境設定是台灣的對等關稅與主要競爭國家差不多,且全球經濟維持正常、穩定的狀況,包括4月9日實施的對等關稅延遲90天、部分科技與3C產品列為關稅豁免清單,以及台灣適用的關稅稅率為10%,且關稅議題並未釀成全球經濟衰退或出現停滯性通膨,則2025年經濟成長率從2024年底預測的3.12%下修至2.85%。
其次,若台灣適用關稅稅率從10%拉高到15%至20%,但與主要競爭對手的稅率相近,雖然處於相對不利情境,則2025年經濟成長會降低至1.66%。
最後,中經院最悲觀的設定則是關稅戰持續非常久,導致消費信心失落,美國及主要經濟體陷入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膨,則台灣的經濟成長預期只能維持微幅正成長,約為0.16%。
在三個情境設定中,連賢明認為,比較可能的情況是居於樂觀情境與中性情境之間,即2025年經濟成長率維持在2.85%至1.66%之間的機會較大,陷入趨近於零成長的悲觀情境,概率約1、2成,機會比較低。
連賢明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廠商面臨相當高的不確定性,對等關稅政策自4月9日起延遲90天實施,確實因此湧入相當多的急單。在樂觀情境下,考慮上半年延遲或豁免關稅,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3.06%,優於下半年的2.65%;在中性情境下,上半年經濟成長為2.06%,下半年為1.29%。
川普2.0繼續針對中國大陸加關稅已達200%以上,台灣能否複製2018年美中貿易開戰、台灣獲利的情境?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兩國都是台灣主要貿易往來國家,美中之間的貿易大戰勢必對台灣造成影響,「我們必須比較戒慎恐懼」,但現在評估台灣能否獲益,時機還太早。
連賢明分析,2018年台灣在美中對抗時是獲益的,當時,美國只對中國大陸課稅,導致供應鏈陸續從大陸撤出到其他國家,包括伺服器、半導體都回來台灣,台灣因此受惠迎來轉單、投資大爆發;但川普2.0的貿易戰是對全球都課關稅,廠商無論撤到哪裡,都無法避免,也因此台灣這次未必能從中受益。
IMF下調 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17日在IMF華府總部,對全球經濟前景發表演說時表示,IMF在下周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明顯下調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但不預期會出現衰退,也會上調對部分國家通膨的預測。今年1月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