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蓋壁畫 掀回收藝術革命

 |2025.04.19
434觀看次
字級
美國.馬賽克牆 反思氣候變遷 圖/取自 Word press官網
委內瑞拉.生態壁畫 激發環保意識 奧斯卡與居民為生態壁畫收集超過數百萬個瓶蓋,並一同完成創作。圖/取自IG@olivarescfc
委內瑞拉.生態壁畫 激發環保意識 奧斯卡用40萬個廢棄瓶蓋,打造出一幅長90公尺、面積385平方公尺的生態壁畫。圖/取自The world官網
台灣.瓶蓋海龜 重視海洋環境 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一次性塑膠充斥的時代,來自委內瑞拉的26歲藝術家奧斯卡.奧利瓦雷斯(Oscar Olivares),用40萬個廢棄瓶蓋在家鄉瓜蒂雷(Guatire),打造出一幅長90公尺、面積385平方公尺的生態壁畫,成為全球最大的瓶蓋壁畫之一,掀起瓶蓋回收與永續教育的藝術革命。

此外,美國紐約長灘一幅名為〈當海灘遇見海灣〉的瓶蓋馬賽克畫,使用2萬5000個回收塑膠瓶蓋,由當地青年協助打造,象徵社區對氣候變遷的反思;在台灣,由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蓋不住的真相」瓶蓋藝術展,邀集義工與學子以廢棄瓶蓋拼出海洋生物,喚醒民眾對拋棄式消費與海洋汙染的關注。

社區居民響應  實踐綠色生活

奧斯卡的壁畫以繽紛的金剛鸚鵡、山脈與地球為主題,呈現南美生態的繽紛面貌。創作期間,當地社區熱情響應,短短3個月內募集逾百萬個瓶蓋,不僅提供素材,更促進居民對回收與環保的認知。奧斯卡說:「這是社區共同完成的藝術,它喚起了大眾對地球與回收的關注。」

這項瓶蓋藝術運動的起點,源於加拉加斯市政府希望妥善處理堆積如山的瓶蓋,奧斯卡則從一次博物館參觀中獲得靈感,以點畫技法重新思考如何重現精緻圖像。他將藝術轉化為社會教育,打破「垃圾即無用」的觀念,讓髒汙瓶蓋在遠觀時化為壯麗畫作。

這項作品更將持續擴展,奧斯卡預告未來兩年將在美國、義大利、巴拿馬等地創作十多幅生態壁畫。他說:「這不只是一幅畫,是一場集體行動,是讓世界思考我們如何對待地球的方式。」

事實上,瓶蓋藝術已在全球多地發酵。美國紐約藝術家麗莎.貝(Lisa Be)便以2萬5000個塑膠瓶蓋,創作出〈當海灘遇見海灣〉的馬賽克壁畫,藉由青年參與回收與拼接的過程,將環境教育落實於社區行動,並深思氣候議題。作品設置於公共空間,成為紀念風災與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常設裝置。

全球多地發酵  激發環保行動

台灣四面環海,洋流也會帶來其他國家的垃圾,尤其是寶特瓶量輕,很容易隨波逐流,環境資訊協會2013年舉辦「蓋藝術工作坊」,結合青年與義工的力量,以回收瓶蓋拼貼出海洋生物的馬賽克作品。這些以日常瓶蓋為素材的創作,不僅點出海洋塑膠汙染的嚴重性,也成為寓教於樂的永續行動,提醒大眾便利消費背後的環境代價。

瓶蓋雖體積小,卻能匯聚成驚人的視覺震撼與社會能量,這些色彩繽紛的瓶蓋壁畫,不只是藝術創作,更是一場關於環保、教育與集體意識的全球對話。藝術家將原本無用的垃圾轉化為色彩鮮明的藝術裝置,喚起大眾對塑膠汙染與資源再利用的重視,並傳遞減塑與守護環境的理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