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說好故事】父子騎驢 下

文/陳韋哲 |2025.04.09
205觀看次
字級
圖/茶茶

文/陳韋哲

從〈父子騎驢〉的故事來回顧魏徵與唐太宗的關係,在他們君臣相處的那段時間裡,朝廷中相信也是會有不少的異音。當唐太宗接受魏徵諫言時,可能會被認為是個沒有主見的國君;當他拒絕魏徵諫言的時候,可能又會被指謫是專權獨斷;就算是有時採納有時婉拒,也會被批評說是選擇性聽諫。似乎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有意見。

因此,解決〈父子騎驢〉困境真正的關鍵,不是到底該聽誰的,或者究竟該怎麼做,而是在面對批評或輿論的當下,父子兩個人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今天兒子年紀還小,讓他繼續坐在驢上前進,有什麼不妥?如果今天父親年紀大了不良於行,整段旅程都讓他騎驢又有何不可呢?就算今天父子兩個人都體健康,難道就不能夠輪流騎驢休息嗎?

唐太宗之所以沒有被那些可能的異音所影響,是因為他始終清楚執政的目標是什麼,當魏徵的諫言對國家有利時,就虛心採用;而當魏徵的諫言並不符合政務實際運作情況時,就心存感激的說聲「謝謝指教」。始終掌握核心問題是唐太宗之所以成為明君的關鍵因素;而面對國君直言不諱,且不會因為國君的婉拒就變得不敢表達意見或獨自關起門來生悶氣,這樣的人格特質,或許才是魏徵之所以成為名相,以及他無法被取代的主要原因。

你會在意網路上那些和自己不同意見的網友評論嗎?你會因為陌生人的批評而讓自己陷入情緒的低潮嗎?也許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可以讓你避免陷入類似〈父子騎驢〉的困境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