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法與義理—佛教對知見的看法 4-2

文/星雲大師 |2025.03.19
470觀看次
字級
如何去除錯誤的知見,培養正知正見,是學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四)見取見

所謂見取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的學說是絕對的真理,而排斥他人的見解,固執己見、自是非他,不能容納異己的存在。

有些人明知自己的見解錯誤,卻一味企圖掩飾己非,並且想積非成是,這種以非為是、以邪為正、以惡為善的錯誤知見是非常危險的。

(五)戒禁取見

戒禁取見就是持守非法的戒律、非法的教條,以此為求取人天福報的道具而執迷不悟。有的人自命清高,行為怪誕,蠱惑民眾,敗壞淳樸習俗,更可悲是一些無知的老百姓,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善惡,反而挺身效法蔚成風尚。比方有些人看到某人不食人間煙火,只以水果或清水裹腹充飢,就覺得此人神通廣大、道行高深,崇拜得五體投地,甚至身體力行。其實一個人是不是有道行,並不在於形相上的刻意修為,而在於內心的實際觀照工夫。

錯誤的知見會障蔽我們的智慧,甚至會令我們喪身失命、永劫不復,不可不戒懼警惕。如何去除錯誤的知見,培養正知正見,是學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世間的知見

世間萬物林林總總,千差萬別,芸芸眾生對於事物的看法,也有種種不同的見解。這種種不同的見解,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點:

(一)世間以五欲六塵為樂

世間大部分的人,以物質感官上的享受為快樂,而孜孜矻矻追逐聲色犬馬,事實上,這種肉體上的享受並不是最究竟的快樂,心靈的舒安才是真正的快樂。譬如有人萬貫家財纏身、嬌妻美妾在抱;住的是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穿的是上好名貴的綾羅綢緞;出門有汽車代步,入室有僮僕服侍,但是卻沒有一顆靈悟的「真心」,去體會生命的真實意義。欠缺這種「真心」的人,即使擁有全世界的財富,仍然是一個貧乏的人,而我們世間卻到處充滿這種貧窮的富人。

五欲六塵的享樂,是有漏有染的。有漏是有缺陷的意思,有染就是有私心,有私心即伴隨著煩惱。有人貪著飲食之美、男女之歡而不知節制,彷彿飛蛾撲燈、春蠶作繭,自陷於痛苦的淵藪而渾然不知;世俗的享樂如劍上塗蜜,雖然味道甘美,卻有殺身殞命的危險。我們應該運用智慧去透視五欲的虛假,追求真實清淨的法樂。

(二)世間以立德立功為實

有的人對於物質享受雖然能夠不忮不求,超然不戀,但是卻以建立彪炳功勳、留名青史為一生的奮鬥目標。立功立德固然為人生努力的方向,但只是世間的成就。除此之外,身心的清淨,人格的昇華,出世慧命的證成更為重要。

常聽到有人抱著這樣的論調:宗教是勸人向善的,我只要心地善良就夠了,不必信奉什麼宗教。這實在是一種愚痴的觀念。心好就不必信仰宗教,那麼我們只要心好也不必吃飯了,心好就毋需乘車了?心好是為人基本的條件,生命的完成,還需要許多的資糧為增上緣,才能辦成。況且宗教並不僅止於勸惡向善的層次,如何濟度有情躋登清淨樂土,才是宗教存在的真諦。

我們既然有好的心,為什麼不發揮宗教奉獻的精神,把這塊良田美地獻給有情眾生一起來耕耘?卻寧願局促一隅,把心逼到狹路去了呢?立功、立德如果建立在這種狹隘的觀念之上,即使能夠傳名千古,也不過是小我的精神,成就不了大事。我們倘若能發菩提大心,從事服務大眾的事業,生命將更為擴充,更具價值。

(三)世間以百年長壽為久

長命百歲是一般人熱切的希望,醫藥的發達,雖然可以增長生命,但是究竟多少春秋才算長壽呢?我們看到百齡人瑞就慶賀不已,以為是人生難得的幸福,事實上一百年的歲月就算是長壽了嗎?活到一百歲,就值得那麼雀躍歡喜嗎?如果以人類貪求無饜的心性來看,一百年的生命未免太短暫了。

過去有一個信徒請法師到家裡誦經消災,祈求延壽,法師問他:「你希望求得多少的壽命呢?」「我今年已經過了花甲之齡了,只要能夠再活二十年,就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你只希望多活二十年?二十年很快就會消逝,你可以要求更長的生命。」那人一聽,瞪大眼睛說道:「還可以增加嗎?那麼四十年好了,圖個百年大壽,人間稀有!」

「四十年也好,一百年也好,都不過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你應該祈求更長久永恆的生命。」

那個人一愣,問道:「師父,那麼你認為我應該祈求多長的壽命呢?」

「求無量壽。」

世間的壽命縱然長壽如彭祖,充其量也不過八百歲月,和宇宙的亙古悠久相比,實在相距太遠了。我們人生應該追求的是永恆無限的無量壽,證悟永遠不生不滅的真如生命,而不僅是蜉蝣若寄的數十寒暑而已。事實上果真活到一百多歲,就幸福嗎?

假設有一位一百多歲的老翁,他的兒子將近一百歲,孫子也已是七、八十歲行將就木的老人,如果命運乖舛,兒子、孫子先離開了人世,那時將情何以堪?長壽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只不過憑添更多的感傷和無奈。況且耄耋年,兩眼茫茫、白髮蒼蒼,行動不方便,凡事不順心,如果精神上沒有寄託,真是度日如年,百無聊賴。人生的意義不在活了多少歲數,而在於是否真實地活過,如果已經充分發揮了生命的內涵,縱然是剎那,也是永恆。

(四)世間以迷信執我為真

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迷信的行為。譬如有的人每逢結婚壽誕,非要殺雞宰羊,大肆鋪張,才認為夠排場,為了個人的口腹享受,不惜罔顧眾生的生命,活活拆散了多少恩愛的眷屬。為慶生而濫殺生靈,結褵而奪人之愛,不但違反最初的心意,更悖逆了慈悲的精神。

更有一些人和朋友發生爭執,到廟堂斬雞頭賭重咒,這種行為既愚昧又殘忍。發誓應該是發自於自己內心,對自己行為表示負責的承諾,怎麼是藉個雞頭就能夠加以約束呢?況且生命是尊嚴的,誰也沒有權力剝奪第三者的生命,來對自己做任何的負責,一個人如果需要藉著斬雞頭來表明自己信誓旦旦,那麼此人的誠心也有待考驗。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