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電子病歷普及,但院際間缺乏統一格式,導致病歷難以交換,衛生福利部昨天宣布啟動「台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台」,以「資料統一」、「規則統一」、「應用程式統一」3大核心,建置完善的醫療數據生態系統,最快2年內,到各大醫學中心看病不用再申請病歷帶著跑。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指出,電子病歷是寶貴資源,以前沒有統一格式,醫療機構間數據難以互通,如今「國際醫學資料標準(FHIR, 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已成全球醫療機構通用標準,有助醫療數據能跨機構交換。
3大核心重點,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說明,首要目標是將全面導入FHIR,統一台灣電子病歷記錄格式,因應國情,每個國家都要制定FHIR實作指引(IG),IG制定越多,代表格式越統一;接著還將導入CQL技術,統一健保申報、醫療品質評估與診療準則;在應用程式部分,衛福部將建立「AI醫療應用程式生態系」,李建璋說明,未來醫療機構能透過APP自由下載,與應用AI技術將導入SMART on FHIR標準,統一開發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