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天堂的管理法③

文/星雲大師 |2025.03.08
559觀看次
字級
學佛一定要依法不依人,要有正確的修行方法,自然不會進入天魔的思惟中。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5.化樂天──化現五欲、享受樂事

化樂天的天人,依福德和神通力,自己能隨願變化五欲之樂,如:品嘗美食快樂、讓人臣服的領袖欲快樂、發表高見的快樂、修道的快樂、欣賞藝術品的快樂、把玩古物的快樂、遊山玩水的快樂、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快樂、把居處隨時變化裝潢的快樂、受人恭維讚美的快樂、飛行自在到其他天去拜訪的快樂……完全隨心所欲,要怎麼快樂馬上就可以化現,故名「化樂」。

除此還可以天馬行空的遐想,隨意轉變自己的外貌、環境,只要喜歡的都能實現滿足自己。在這化樂天裡,有求即應,所以人民生活非常優裕充實,景象更是和樂自在。

能修持十善業,禪功到未到定。本性對布施、持戒、忍辱及一切善法都能精進,且信受奉行,將來得生化樂天。

6.他化自在天──假他樂事、自在遊戲

他化自在天的天人,不用像化樂天要自己變化快樂。而是能將其他天天人的快樂,很自然的轉移成為自己的快樂,自在遊戲,故稱「他化自在」。

他化自在是依他人的快樂而有,因此,此天天人非常注重團隊精神,因快樂是要靠大家共同成就,所謂人我和敬,你幫我我幫你,大家和諧,才能彼此共享共樂。

他化自在天位於欲界天最高處,為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皆為妨害正法之魔王,就是一般所稱的天魔。佛成道時,就是受此天魔嬈亂。

所謂「天魔」,亦即經典中常見的「魔王波旬」。天魔認為欲界眾生是他的子民。如果有人學佛證果,得涅槃、出三界,就等於他的人民被佛法吸收而流失。因此,他常率其眷屬,從事破壞佛法的行動,故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天魔並非十惡不赦,也是從修十善業中,才升此他化自在天。然而為什麼還成為魔?主要是因為我慢、嫉妒、貪欲此三重障未放下,所以才變成了魔。

天魔原本與一般修行者一樣,不僅護持佛法也非常精進用功。可是因為樂著於五欲,不積極想解脫,且知見受到了歪曲,以及對於成佛的認知不足,自以為是,對權力的欲望非常強烈,見到他人比自己強時,會因嫉妒而起瞋心,尤其對於即將成就涅槃的精進修行者,深感自己崇高的地位會受到威脅,因而常用種種恐怖的景象、美色或破壞性行為,來動搖修行人的心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若常在我慢、嫉妒、貪欲下薰習,久之就容易轉變成天魔。

天魔一定要有大成就者的指引,來修正錯誤的想法、觀念和行為,才能從歧路轉回正道,將來才有成佛的機會。故學佛一定要依法不依人,要有正確的修行方法,自然不會進入天魔的思惟中。世界是一半一半的,有佛自然也有魔,三界也是魔王的領土,凡夫欲出三界,脫離天魔的魔掌,魔自然會來阻撓。故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正是堅固我們道心的逆增上緣。

能修持十善業,禪功到未到定。能修持出家的清淨梵行,增長解脫的善法,將來可得投生他化自在天。

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此四天依禪定力,脫離對須彌山的依附,不需依地,屬空居天。而要生此四天,基本除要修十善業外,更要修禪定,只是欲界天的禪定是屬「未到定」(其尚未至根本定),只是把五欲伏住,如同以石壓草,五欲根沒有斷。

如果欲念完全伏住,對五欲不動心、不起念頭,達到初禪定功,自然就能夠生到色界天。

生活在欲界的天人,跟人間一樣尚有情欲,但不像人間需要肉體接觸,從夜摩天開始往上,每一層天的天人,情欲一層天比一層天淡薄。故云:

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

化樂熟視他暫視,此是六天之欲樂。

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情欲和人間是一樣,以身體的接觸欲交為淫。夜摩天的天人情欲,是互相握個手(執手)就算是行淫欲了。兜率天的天人,情欲很輕,互相對笑即是行淫欲,因笑即是一種情欲作用。化樂天的天人,男女只要深深的對看(熟視)即是行淫欲。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只要眼睛短暫的對視,就是行淫欲了。

欲界天人的長壽也是其福報之一,愈高層的天愈高壽,分別為:

四天王天,壽五百歲,

此天一晝夜,人間五十年。

忉利天,壽命一千歲,

此天一晝夜,人間百年。

夜摩天,壽命二千歲,

此天一晝夜,人間二百年。

兜率天壽命四千歲,

此天一晝夜,人間四百年。

化樂天壽命八千歲,

此天一晝夜,人間八百年。

他化自在天壽命一萬六千歲,

此天一晝夜,人間一千六百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