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不到一個月,已經引起全世界震撼,不僅要求各國提高關稅,和普亭直接談判結束俄烏戰爭,歐洲國家還沒有從拜登的戰略氛圍中醒過來;美國副總統范斯已經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中批判歐洲自由派的偽善。而川普對台灣也沒有放鬆,他要拿回被台灣「偷走」的半導體業,希望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也要台灣提高國防預算,同時國務院網站也修改了對台政策的論述,風暴已衝進家門口。
美國國務院更新官網有關台美關係的介紹,刪除了「不支持台灣獨立」,新增「兩岸分歧應由和平方式解決,不受到脅迫,且由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看了刪除「不支持台獨」一定喜出望外;但是看了新增條文,一定又感到怒火中燒,台灣前途理應由台灣人民決定,怎會讓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決定?二千三百萬人的意志如何能敵十四億人的意志!
對於美國國務院的文字更替不必過度在意,這只是美國政府的彈性運用,是一種戰術性作為。這次就是運用兩面手法,藉以對兩岸談判關稅時的施壓手段,中國大陸加一點籌碼,就可以加上「不支持台獨」,甚至是「反對台獨」,台灣多加一點籌碼,又可以加上「要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重點在於,台灣自己要不要變成美國棋子,若兩岸站在同為中國人的立場,解決自己的家務事,又何勞美國插手!
川普希望台灣的國防預算能增加,以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為此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會議,宣示國防預算要達到GDP的百分之三,大部分應該是運用在對美軍購上,以滿足川普所謂「交保護費」的需求。然而,國防預算近年來增加的幅度過大,不僅排擠到社福預算,也排擠到衛福和教育預算。面對高齡化社會,長照問題愈來愈吃緊,而健保經費也捉襟見肘,醫療品質尤其令人憂心。重要的是買來的武器落後,再怎麼精良也無法與中共軍事實力匹敵,徒增兩岸緊張而已;兩岸恢復交流才是正辦。
至於台積電如何回報美國的議題,川普除了要求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之外,也要求先進製程在美國生產,台積電是否變成美積電確實面臨考驗。首先是科技人才必須進駐美國廠,會造成台灣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其次則是先進製程在美國生根,台灣還能不能確保半導體業的優勢?日本的日立和東芝已有前例,台灣半導體業會不會由盛轉衰,民進黨政府的應對策略是關鍵。
川普最受矚目的作為還在於他要結束俄烏戰爭,他和俄羅斯總統普亭通電話協商,之後的和平談判,完全沒有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或其代表參與,打了三年的仗,烏克蘭死傷數十萬,國土滿目瘡痍,在美俄和平談判之後,烏克蘭不僅拿不回烏東四州,戰後重建的資源都要被美國搜刮,包括稀土。從頭到尾,在美國操控下,可以說是戰爭的最大受害者。這確實可以給「倚美抗中」的民進黨政府最大的警惕。
川普2.0風暴是世界性的,台灣不僅僅是被掃到颱風尾而已,而是風暴對著大門已經衝過來了。賴政府除了召開國安會議,宣示提高國防預算虛應一下之外,並沒有針對問題的嚴重性籌謀應對之策。要擺脫美國的操控,避免烏克蘭化的唯一可行之道,只有兩岸和解。賴總統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