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地藏經》中的地獄管理法 ①

文/星雲大師 |2025.02.08
635觀看次
字級
地藏菩薩長駐地獄,以火焰為紅蓮,用盡善巧方便,辛勤救度罪苦的眾生。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前 言



在佛教的眾多典籍之中,闡述佛國淨土、天堂及人間的很多,相比之下,細說地獄的佛經就不多。總歸來說,人都是嚮往美好的天堂、佛國,聽到地獄的種種刑罰、苦況,在恐懼之餘,難免心生悲慨。為此,能夠在民間廣泛流通的經典,如《阿彌陀經》、《藥師經》等,都是在敘述淨土的清淨莊嚴,很受眾人歡迎。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中,《地藏經》算是比較特別的一部,它沒有介紹七寶行樹、琉璃為地的佛國淨土,反而是把重點放在幽暗、痛苦的地獄,做為一部反面教材。因為經文裡有許多深入民心的道理,尤其所闡述的因果業報思想,為犯錯的人指點一條改過向善的明路,為此也得到大眾的喜愛推崇。

《地藏經》的主角是地藏菩薩,他發了一個偉大的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此,佛門都稱他作「大願地藏王菩薩」。與一般的菩薩不同,地藏菩薩不住在清涼境地,而是長駐在地獄,以火焰為紅蓮,用盡善巧方便,辛勤救度罪苦的眾生。按現在的說法,地藏菩薩就是地獄的管理者,即典獄長。《地藏經》不只是記載了地獄的種種情況,更細述了地藏菩薩的悲願及種種努力,《地藏經》為此可視為一部「地獄的管理學」。

一、地獄在哪裡?

佛教將宇宙眾生分為十法界,所謂「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前四者稱為四聖,後六者稱為六凡。精進修學善法得以成聖成佛;若是剛強罪惡眾生,屢屢造罪,只有下墮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受苦受報了。

「地獄」一詞,音譯為「泥犁耶」。本義是「無有」,係指無有喜樂之意。如何才會進入地獄?《地藏經》說:「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就如人間的監牢,想要探監會面,豈是容易的事。所以地獄不是你想到就能到,是要仰仗佛菩薩的神通力、願力,才能自由出入。其二是重大惡業力,能迫使罪惡眾生,即使不想去也得去。然而,地獄究竟在哪裡呢?

1.地獄在地獄的地方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說:「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種種受苦,獄獄不同。所謂大地獄有十八,上等罪惡所感;次有五百,中等罪惡所感;次有千百,下等罪業所感。隨罪輕重,受苦各有差別。」

在〈地獄名號品第五〉也寫道:「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號極無間,又有地獄,名大阿鼻。」

由經文中,我們可知道《地藏經》描述地獄的位置,在閻浮提東方的鐵圍山業海之內。地獄就像人世間的監牢,也有好多層次,有重刑犯、輕刑犯、管教犯,每一個罪犯住的囚牢都不一樣,管教犯可以上課,接受教誨;輕刑犯可以作務勞動;重刑犯不但不能,手腳還要被鐵鍊鍊住,腳綁鐵球,只能蹲在地上,不能站起來。有的被關在黑牢一生一世,那是黑暗地獄;有的長年累月只有單獨一個人被關在斗室,就像孤獨地獄。甚或被關在不通風的牢洞裡,大小便溺都在囚房中,連畜生的生活都不如,如同沸屎地獄。

2.地獄在人間



說到地獄,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十八層地獄」,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比較接近的則有監獄、看守所,犯人都是身陷囹圄,枷鎖繫身,不得自由。講到這裡,我就想起二○一五年發生的高雄監獄挾持事件,六位受刑人挾持典獄長,震驚全國。事件告一段落後,馬英九先生在總統府發言,對受刑人挾持人質表示譴責,他要求「一周內提出獄政改革方案」;行政院院長毛治國也表示,此事「突顯管理缺失,必須徹底檢討,不能再發生」。

當時社會上有許多針對台灣獄政的改革建議,有檢討就有改正,這不就牽涉到管理學嗎?更何況,獄所裡關的多數都是黑幫老大、作奸犯科、冥頑不靈之輩,要管理這些人,不是需要更高明的方法嗎?

實在說,人間很需要「地獄管理學」,試問這世間上,哪一個地方沒有地獄?除了經典所說,大鐵圍山內的地獄之外,法務部矯正署收押犯人的監獄、看守所,乃至社會上貧富不均,有多少人廁身於貧民窟,生活環境髒亂,三餐不繼,未來前途茫茫,那不是地獄嗎?

中東地區戰火連天,尤其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發動恐怖襲擊,爆炸之時,血肉模糊,那不是地獄嗎?人類工業造成自然環境汙染,動植物滅絕、人畜得病,那不是地獄嗎?乃至每天的屠宰場上,牛羊雞鴨血流如注,慘叫哀嚎,不也都是地獄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