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青蔥哲學

文/林念慈 |2025.02.03
261觀看次
字級

文/林念慈

初春,草木萌生,大地生機復甦。立春有吃「五辛春盤」之俗,包括蔥、蒜、韭菜、香菜、芸苔等能解春睏、正通達上下陽氣、喚醒味覺,再者以「辛」喻新,更讓人充滿了希望。

蔥屬於春天,大概也屬於青春。中國用語曰:「青蔥歲月。」少年青翠欲滴,拔地而起,像適應不了猛然抽高的身材,顯得細瘦、搖晃,但目光銳利;年輕時往往倔傲辛辣,因為太把自己當一根蔥,忙著與世界為敵,然而,春天匆匆就過了。

長大後的蔥,性格轉為穩重、圓融,被稱作「和事草」,秉持「老二哲學」,從不單獨出現,堅持做美食界的最佳綠葉,幾顆蔥花,就能為每一道菜增色提味;除了扮演不可或缺的辛香料外,還被中醫譽為「肺之菜」,《本草綱目》云:「生辛散,熟甘溫,外實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能散寒、明目與補氣……這些年它努力讓自己變得有用、刷存在感,就怕聽到:「你算哪根蔥?」抓周時確實摸到了一把,但象徵意義大於實用性,天生聰慧,遠不如歷劫後的半世修為。

早期在市場裡,「送蔥」形成一種微妙的哲學,蔥的用量少,幾乎沒有人會為買蔥而來,於是買菜送一把蔥是最好的互惠模式,彼此心知肚明,卻免不了回回拉扯;媽媽和菜販的「談判」,總能爆出濃郁的鍋氣與蔥香,好在輸者未全輸,勝者未全勝,兩造皆大歡喜,下回待續。

時代多變化,現在蔥價不可同日而語,得買蔥送菜了。

而那些討價還價的媽媽大軍,昔日也有過青蔥般的手指,或許撥弄過樂器、書頁和長髮,直到遇見了「那根蔥」,從此洗手作羹湯。蔥作為嫁娶餽贈的禮物,新娘手握兩根相連的蔥,寓意喜結連理、繁衍後代;過去台灣習俗中,也有「偷挽蔥,嫁好尪」之說,因蔥的閩南語與「尪」諧音,想要祈求婚姻美滿的女孩,會趁元宵節時到鄰居家摘蔥。所以只有心上人才「算根蔥」,對其他人使用這句話,則有藐視之意。

對蔥來說,他人的俯視也好,輕視也罷,不過是萬千視角之一,要緊的是重視自己,活得鬱鬱蔥蔥,青者恆青,白者恆白,成為一把分明的蔥;它時常告誡後輩小蔥──做好此生的主角,也演好別人生命裡的配角,恰如其分,不一定要「非我不可」,但求「有我真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