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塗在任何物品表面 發電效率增27% 1微米塗料 掀太陽能發電革命 編譯/韋士塔 |2025.01.25 語音朗讀 8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材料可塗在許多物體的表面,產生太陽能。圖/取自牛津大學官網太陽能電廠引發爭搶農地爭議。圖/美聯社研究人員檢驗新型薄膜材料。圖/取自牛津大學官網科學家測試新型薄膜太陽能材料。圖/取自牛津大學官網太陽能電廠需使用大片土地。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再生能源日益受重視之際,太陽能是被寄予厚望的清潔且永續能源來源,受到廣泛關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環保意識的提升,科學家們不斷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提高太陽能的發電效率並降低成本,希望太陽能可以被廣泛採用。推廣太陽能的最大挑戰是能量效率,傳統太陽能電池板能量轉換效率約為22%,這代表它們只能把約5分之1的陽光轉換為電能。牛津大學物理系的科學家近來開發一種革命性的太陽能技術,有可能顛覆太陽能發電領域。這種新型發電材料不再依賴傳統的矽,而是把一種創新的材料塗在日常物品的表面,例如:背包、汽車和手機等。在不使用太陽能板的情況下發電;這種新塗料不僅能提高太陽能的發電效率,也能降低對太陽能電廠的依賴,為未來的再生能源應用開啟新的章節。牛津大學的科學家研製一種厚度僅約1微米(相當於1000奈米)的超薄材料,幾乎可以應用於任何物品的表面以及不同場合,包括移動式裝置。相較之下,傳統的矽晶圓太陽能板通常厚度達150微米,是新材料的150倍。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技術的核心在於其使用的多接面方法,將多個吸光層堆疊在單一太陽能電池中;測試顯示,在同樣的陽光照射下,新材料的發電效率高出27%;這個突破性的發展不僅提升光電轉換效率,也突顯這種新材料的遠大前景。研究團隊指出,新材料的開發是太陽能技術的重要里程碑;他們利用堆疊或多接面方法持續實驗,不斷提升光電轉換效率。研究團隊對這項材料充滿信心,預期可讓轉換效率突破45%。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是數字上的提升,更擴大實際應用的範圍。傳統的太陽能發電技術通常需要太陽能電廠或使用矽面板,新材料則能應用於各種日常物品,不需要使用專門的設施就能在許多地點生產太陽能。這也表示,太陽能的整體成本有望持續降低,在永續能源市場的競爭力也將不斷提升來源。若有更多產業採用太陽能,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將可不斷降低,為全球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研究人員指出,隨著研究的推進和技術的成熟,這種新型的太陽能材料有望在未來的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家庭、商業,甚至是交通工具;例如,若將新型材料應用於汽車、建築的屋頂,或是手機的背面,將大幅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及便捷性。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將持續改善技術與材料,降低太陽能的成本,並使其成為最永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自2010年以來,全球太陽能電力的平均成本已下降近90%,比化石燃料生成的電力便宜近3分之1。創新承諾不僅能進一步壓低成本,還能減少矽面板和太陽能電廠的需求,化解對太陽能電廠掠奪農地的疑慮,促進環境永續。 前一篇文章 添加先進材料 讓海水蒸發率比淡水高18.8% 創新黏土 拉升海水淡化效率 下一篇文章 7妙招 住家變永續避風港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8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致命細菌超能力 顛覆科學界認知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含多醣類、具黏性 能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 作者其他文章致命細菌超能力 顛覆科學界認知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含多醣類、具黏性 能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