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多歲劉先生,平時飲食較少蔬菜水果,常常有便祕的情形,在偶然的健檢大腸鏡發現,雖然沒有大腸息肉或大腸腫瘤,但卻有數個大腸憩室。近期因反覆腹痛、腹脹求診,檢查發現憩室發炎,醫師問診得知,患者過年前聚餐次數增多,飲食較以往油膩,蔬果攝取少,便祕的情況更加嚴重,給予藥物治療並建議調整飲食。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大腸憩室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過大,大腸的腸壁向外膨出形成囊狀突起物,是大腸鏡常見的發現,六十歲以上可能有一半的人有大腸憩室。
「憩室發炎別輕忽!」康本初提到,有大腸憩室者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但當腸道的壓力增加,憩室中卡有糞便,或是飲食習慣短時間大幅改變,就可能引起大腸憩室炎,而引起腹痛、壓痛、便祕、腹瀉、腹脹、發燒、發冷、噁心、嘔吐等症狀,其中以腹痛為最常見之症狀,疼痛位置通常直接和大腸憩室發炎位置相關,未及早治療可能會引發腸道出血、潰瘍、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