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從超市購買的蘋果用刀輕刮表面會刮出一些蠟屑,這讓人憂心是否對健康有疑慮,「是不是人工添加物?」,一位美國果農提供解答,並解釋蘋果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要大家放心食用。
《紐約郵報》日前報導,蘋果及梨子農民凱特(Kait Thornton),在TikTok影片解釋蘋果表面有蠟的原因,影片累積530萬次瀏覽。
凱特在影片中展示兩顆蘋果,一顆是大家會在超市買到的蘋果,外表乾淨又清亮,她用刀子輕刮表面,刮下一層蠟,而另一顆是剛從樹上摘下的蘋果,她將塵土擦乾淨後,竟也刮出蠟屑。
凱特說,她從剛摘下的蘋果表面刮下的是蘋果天然的果蠟,是很多蔬菜水果天然形成的保護層,而摘下的蘋果在販售前要先清洗,這時果蠟也會被洗掉,因此洗淨後要再塗一層食品級蠟到蘋果表面,成為蘋果的保護層,讓蘋果不會太快腐爛、孳生真菌或營養流失。
凱特說,蜂蠟(beeswax)、蟲膠(shellac)及從巴西棕櫚樹(carnauba palm tree)樹葉萃取的巴西棕櫚蠟(carnauba wax),是3種最常見用以添加到蘋果表面的蠟,都沒有食用疑慮。